就在苏哲还在西北前线当着“魔鬼院长”,为手下将士的“售后服务”操碎了心的时候,汴京城的皇宫里,一场关乎国运的战略部署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仁宗皇帝的决心已下,整个朝廷机器都为此高速运转起来。
枢密院内,韩琦正对着一张巨大的西北地图,与几位核心幕僚彻夜商议。
“陛下决心已下,此战,许胜不许败!”韩琦的手指重重地落在地图上西夏都城兴庆府的位置,“但西夏立国已久,军民皆悍,不可轻敌。苏哲虽有奇谋利器,但兵士的弓马娴熟还是不如西夏,只能做为一支奇兵。”
一位幕僚点头道:“相公所言极是。但我大宋若要大举反攻,必须有一位能统御三军、威望素着的帅才为主将,方能稳住阵脚,与苏哲的奇兵形成正奇互补之势。”
韩琦的目光在地图上缓缓移动,最终停留在了“陈州”两个字上。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脸上刺着金印,却威风凛凛、令敌人闻风丧胆的身影。
“狄青。”韩琦缓缓吐出两个字。
狄青,一代名将,出身行伍,凭着赫赫战功,官至枢密使。然而,由于其武人出身,又功高盖主,一直受到文官集团的猜忌和排挤。一年前在别有用心之人的构陷,最终被罢去枢密使之职,出知陈州。
“相公,狄将军虽勇冠三军,但……朝中非议颇多,恐怕……”另一位幕僚担忧地说道。
韩琦眼中闪过一丝决然:“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人!如今我大宋要倾国之力反攻西夏,除了狄青,何人能担此重任?至于那些非议,在扬我大宋国威,一雪前耻的大义面前,皆是鼠目寸光之见!”
“传我将令,即刻起草奏疏,请陛下下旨,召武宁军节度使、判陈州军州事狄青,官复原职,任西北战区总兵官,总领对西夏反攻一应军务!”
“同时,”韩琦的目光转向了另一边一直沉默不语的工部员外郎王臻,“王大人,军器监那边,带去西北的东西,准备得如何了?”
王臻闻言,一直紧绷的脸上露出一丝兴奋,他躬身道:“回相公,幸不辱命!得益于苏县子提供的‘苏氏炼钢法’,军器监所产钢材的品质与产量,皆提升了十倍不止!按照图纸,第一批五百具改良神臂弓,一万枚‘手雷’,以及五千把苏氏钢刀,皆已打造完毕,随时可以启运!”
“好!”韩琦精神大振,他走到王臻面前,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此战,苏哲的奇思妙想是‘矛’,狄青的沉稳将才是‘盾’,而你王臻的军器监,就是我们无坚不摧的‘甲’!此战功成,你们三人,当居首功!”
数日后,圣旨连下。
第一道圣旨,如平地惊雷,直奔陈州。任命狄青为西北经略安抚使、总兵官,总揽西北所有兵马,主持对西夏的战略反攻。
第二道圣旨,则送往了麟州大营。除了对苏哲及其麾下将士的嘉奖外,更明确告知,朝廷已决定反攻,命他固守麟州,整训兵马,待主力抵达后,共襄盛举。
与此同时,一支由数千禁军护送的庞大车队,满载着苏氏钢刀、改良神臂弓和一箱箱贴着“易燃易爆、轻拿轻放”奇怪标签的“手雷”,浩浩荡荡地驶出了汴京城。
队伍的最前方,是新任西北战区总策划韩琦,以及刚刚从陈州风尘仆仆赶回,还未来得及与家人团聚,便再次披上冰冷铠甲的总指挥狄青。
大宋朝堂,这一次几乎是掏出了压箱底的“王炸”组合。
一个是最顶级的政治家,负责运筹帷幄,协调后方。
一个是最顶级的军事家,负责临阵指挥,稳如泰山。
再加上一个不按常理出牌,手握“黑科技”的穿越挂逼。
这个“王炸天团”,正以雷霆万钧之势,向着西北边境,滚滚而去。
喜欢大宋闲医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大宋闲医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