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哲:“……”
他几乎可以确定,这位静安师傅的人生轨迹里,除了吃斋念佛,最大的爱好可能就是研究怎么把包子做得更好吃。
他客气地捐了一大笔香油钱,带着队伍离开了慈云庵。
“第一个,谢谢惠顾。”苏哲坐在马车里,无奈地摊了摊手,“这位师傅,精神状态过于稳定,营养状况过于良好,排除。”
第二家,是西山翠竹林的观音堂。
这地方就偏僻多了,山路崎岖,马车上不去,一行人只能徒步攀登。苏哲一边爬,一边喘着粗气抱怨:“我算是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出家,就这上班路上的运动量,搁谁都得瘦啊。”
观音堂的规模很小,只有寥寥数名女尼,显得清冷而寂寥。
他们要找的目标,法号“法真”。
这位法真师傅,与上一位静安师傅截然相反。她身形枯瘦,面容严肃,眼神像尺子一样刻板,不带一丝感情。见到苏哲等人,也只是冷冰冰地行了个礼,便不再多言。
苏哲故技重施,这次换了个话题:“我听闻师傅也是从京畿之地而来,不知师傅可还记得当年汴京城内,金明池畔的龙舟赛是何等盛况?”
法真师傅面无表情地回答:“贫尼入空门已久,红尘俗事,早已忘却。施主若为礼佛,请自便。若为闲谈,贫尼还要做晚课。”
说完,她转身就走,留下一个冷硬的背影。
苏哲碰了一鼻子灰,却并不生气。他看着法真师傅那如同复制粘贴一般标准的步伐,和那张仿佛戴了面具的脸,低声对薛六说:“这位师傅,倒像是在宫里待过的,不过不像宫女,更像是负责教导礼仪的嬷嬷。一板一眼,毫无破绽,也毫无感情。这种人,要么是天性如此,要么是受过极其严苛的训练。但她的眼神里没有故事,只有规矩。”
很显然,这也不是他们要找的若云。
“第二个,谢谢惠顾。”苏哲叹了口气,“下一个。”
第三家,是江边的水月庵。
这家尼姑庵风景极好,建在江边的一处悬崖上,推开窗便能看见滚滚江水。
目标人物,法号“慧心”。
见到慧心时,苏哲的心跳漏了一拍。
这位女尼看起来三十出头,容貌清秀,眉宇间带着一股化不开的哀愁。她不像静安那样喜乐,也不像法真那样刻板,她的眼神里,有故事。她正坐在窗边,安静地抄写着经文,江风吹起她的僧袍,整个人显得飘然若仙,又脆弱得仿佛一碰即碎。
这形象,太符合苏哲对若云的想象了。
苏哲的心情紧张起来,连带着说话都谨慎了许多。他没有直接试探,而是以一个医者的身份,温和地开口:“师傅,我看你面色郁结,似有心病。若不介怀,可否让在下为您诊一诊脉?”
慧心抬起头,看了苏哲一眼,那眼神里的哀伤,让苏哲都为之动容。她没有拒绝,轻轻伸出了手腕。
苏哲搭上她的脉搏,脉象弦细,是典型的肝气郁结。
“师傅可是经历过什么痛彻心扉的往事?”苏哲柔声问道。
慧心的眼圈一下子就红了,眼泪无声地滑落。她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苏哲心头一紧,追问道:“是关于……一个无法守护的孩子吗?”
慧心猛地抬起头,惊愕地看着苏哲。
有门!苏哲心中大喜。
然而,慧心接下来的话,却像一盆冷水,将他浇了个透心凉。
“施主……如何得知?”她哽咽着说,“十二年前,我与未婚的夫君已有婚约,却……却不幸小产,失了我们的孩子。夫家嫌我不祥,将我退婚。我万念俱灰,这才……遁入空门。”
苏哲僵住了。时间对得上,孩子也对得上,可故事完全对不上。
他沉默了许久,才收回手,轻声说了一句:“抱歉,是在下唐突了。请师傅保重身体。”
从水月庵出来,天色已经昏暗。江风吹在脸上,冰冷刺骨。
接连三次的失败,让队伍里的气氛变得有些压抑。
“第三个……还是谢谢惠顾。”苏哲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他靠在马车壁上,看着手中的地图。
六个红圈,已经被划掉了三个。
“还剩三个了。”他低声说,像是在给自己打气,“概率从六分之一,提升到了三分之一。咱们的运气,总该好起来了吧?”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了地图上最偏远,也最不起眼的那个红圈上——黑石山,甘露寺。
喜欢大宋闲医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大宋闲医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