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残峰之上,风卷着灰烬在断壁间游走。张小凡立于高台中央,指尖一缕混沌气流无声缠绕,忽而向前轻点。
三丈外石碑轰然炸裂,碎石四溅,尘烟未起便被无形气劲碾作粉末,簌簌落地。
全场寂静。
他目光扫过众人,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钉:“四路出击,今夜启程。”
林惊羽站在东侧列阵前,眉头微动,终是未语。曾书书靠在沙盘旁,脸色仍显苍白,但眼神清明。金瓶儿站在魔教残部边缘,袖中手指轻轻摩挲水镜边缘,眸光沉静。
“第一路,由我亲自带队。”张小凡抬手,指向沙盘中心那抹幽绿光点,“直入王城旧址,查证枢纽所在,确认……她是否还存一丝本心。”
话音落时,噬魂棒在他背后微微震颤,似有感应。他并未回头,只将手按在棒身,躁动即止。
“第二路,陆雪琪率青云剑修,分袭九处血阵节点。”他转向左侧,陆雪琪已立于阵前,天琊剑未出鞘,但剑意如霜覆地,“节点一旦破裂,怨力反噬,幽冥之力将自乱阵脚。”
陆雪琪颔首,目光与他一触即收。两人之间无须多言。
“第三路,法相大师统领佛门弟子,进入三大污染区,以佛法净魂,阻断怨气汇聚。”张小凡看向后方结界内盘坐的僧人。
法相双手合十,低声道:“愿以残躯,护众生一线清明。”
“第四路,金瓶儿领奇袭队,潜行截断敌后援道。”张小凡目光落在她身上,“你最懂魔道手段,也最知他们藏身之处。”
金瓶儿轻笑一声,眼波流转:“你信我?”
“我不信你。”张小凡平静道,“但我信你不愿看到三界崩塌。”
她笑意微滞,随即点头:“子时出发,不留痕迹。”
话毕,人群开始有序退散。各路人马归队整备,兵器轻响,符纸翻飞,战前气息如铁锈般弥漫空中。
张小凡转身欲下高台,却被一声稚嫩呼喊叫住。
“爹!”
张念瑶从宋大仁身旁挣脱,跌跌撞撞跑来,手中紧握那根竹片削成的小棒。他仰头看着父亲,眼睛亮得惊人:“我也要去!我能帮你!”
张小凡蹲下身,接过那根小棒。竹身粗糙,边缘已被孩子磨得光滑。他指尖一缕混沌之力缓缓注入,五色微光自顶端泛起,如同晨曦初照。
“你看。”他低声说,“它会发光,是因为我给它的力量。”
孩子睁大眼。
“可真正的力量,不是拿来挥舞的。”他将小棒递回,“是守住你想守的东西。”
“就像娘守着家,大伯守着山门,师父们守着这片土地。”他伸手抚过儿子发顶,“你现在要守的,是这里。等我回来,教你第一式。”
张念瑶咬着唇,眼眶发红,终于用力点头,转身扑进宋大仁怀里。老人轻拍他背,默默带他离去。
风渐冷。
张小凡回到主营帐内,掀开帘幕,烛火轻晃。他解下噬魂棒置于案上,正欲整理行装,忽觉指腹触及一处异样。
低头看去,枕下一角素布微露,抽出一看,是天琊剑穗,青丝缠绕其间,隐隐透出佛光温润。
他怔住。
片刻,取过噬魂棒,将剑穗系于末端。五色气流掠过丝线,竟未将其焚毁,反而如水般温柔缠绕,最终归于沉寂。
“等我回来。”他低语。
帐外脚步声近,陆雪琪走入,肩披夜风,发梢微乱。她未说话,只静静看他一眼,然后取出一枚净魂符贴于帐角,又将一道剑气隐于地缝,布置完毕才道:“明日辰时,各路同时行动。”
“你知道风险。”他说。
“你也知道。”她反问,“若我不去,谁替你斩断那最后一环?”
他沉默。
她走近一步,声音极轻:“我不是为了让她活着回来才去的。”
顿了顿。
“我是为了让你能活着回来。”
帐内烛火跳了一下。
她转身欲出,却被他唤住。
“平儿交给你了。”
“嗯。”
帘幕落下,人影消失在夜色里。
张小凡独坐帐中,取出怀中合欢铃。铃身微温,不再狂震,而是如脉搏般稳定跳动。他闭目凝神,试图感知那一端的回应——没有恨意,没有杀机,只有一片深寒中的孤寂。
同一时刻,后山结界区。
法相盘坐于佛幡环绕之中,十八名僧众围成莲阵,口诵往生咒。他手中木鱼轻敲,每一下都引动佛光涟漪。忽然,木鱼声一顿。
他睁开眼,望向北方。
“师弟。”他唤道。
一名年轻僧人上前:“大师兄。”
“明日入污染区,你带七人走西线,遇黑雾则燃‘明心灯’,不可强闯。”
“是。”
“若见残魂执念不散……”他停顿片刻,“不必强行超度。留一线念,或许比彻底消亡更慈悲。”
僧人低头应诺。
法相闭目,再敲一记木鱼。声落,佛光微闪,映出他眼角一道浅痕。
另一边,营地角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