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甲那套精密如机械、不容置疑的行动方案,如同一道无声的军令,瞬间将整个银杏谷从“论道”的会场,变成了一个高效运转的临时指挥部。各方势力代表,无论心中尚存多少疑虑或震撼,在那一连串清晰到分钟的任务指令和冷酷到极点的后果预测面前,都本能地选择了服从,迅速领命而去。
偌大的论道堂,转瞬间便只剩下林家三人,以及静立中央、仿佛与整个空间格格不入的玄甲。
林震岳看着瞬间空荡的大殿,又看了看手腕上那个龙吟阁刚刚配发的、闪烁着微光的简易通讯器,上面清晰地显示着任务概要、目标坐标以及一个不断跳动的倒计时——65:58:37。他张了张嘴,似乎想对林霜华说些什么,比如抱怨这龙吟阁的霸道,或者质疑这计划的可行性,但话到嘴边,看着林霜华那凝重的侧脸,又硬生生咽了回去。刚才那灵能手套的演示,以及玄甲瞬间制定出的详尽计划,已经用事实将他所有基于“经验”和“感觉”的质疑,都碾得粉碎。
林文渊则显得更加沉默,他推了推鼻梁上并不存在的眼镜(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动作),目光锐利地扫过玄甲,又落到林霜华身上,最终低下头,飞快地在自己的便携终端(林家自带的、结合了部分现代技术与符文的小型设备)上记录着什么,显然是在全力分析和消化刚才接收到的海量信息,尤其是龙吟阁展现出的那种基于数据与算法的绝对理性。
而林霜华,这位林家当代的实际支柱,此刻心中掀起的波澜,远比表面看起来要剧烈得多。
她依旧盘膝而坐,维持着与地底那庞大存在的微弱共鸣,但大部分心神,却沉浸在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与……自我审视之中。
她回想起玄甲制定计划时的场景——没有询问,没有讨论,只有基于林雅(她意识到那血脉感应数据被玄甲称为“林霜华女士的感知”,实则是源自林雅)的实时感应、宏观能量监测、环境报告等一系列冰冷数据的瞬间整合与推演。整个过程,快得令人窒息,精准得令人害怕。
这与林家,与所有古老传承者处理问题的方式,截然不同。
林家,包括她自己,遇到此类关乎重大、信息不明的事件,首先依赖的是血脉传承的模糊感应,是先祖留下的可能语焉不详的记载,是族老们基于各自经验(这些经验往往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时代局限性)的激烈争论,最终由族长权衡利弊、甚至掺杂人情世故后做出一个“相对最优”的决策。这个过程,缓慢,低效,且充满了不确定性。
而龙吟阁呢?
他们依靠的是覆盖全球的精密监测网络(“谛听”、“观星”),是能瞬间处理海量数据、进行亿万次推演的超级人工智能(“天网”),是能将个体特殊感应(如林雅的血脉共鸣)量化、并作为关键参数融入模型的先进技术。他们的决策,基于的是尽可能全面的、实时的、客观的数据,排除了绝大多数人为的干扰和情绪的波动。
精准、高效、压倒性。
这六个字,不仅仅是形容他们的力量,更是形容他们整个思维和行动模式!
林霜华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之前龙吟阁成员的表现:玄甲那无视一切花巧、直指本质的能量抹除;云师那如同预知未来般的战术演算;磐山那凝练到极致的肉身力量;还有那能将慕容英剑法效能瞬间提升一个档次的“启明”手套……
这一切,都指向一个核心——龙吟阁已经建立起了一整套关于能量、物质、信息乃至生命形态的,全新的、高度系统化的认知和应用体系!这套体系,建立在严谨的科学方法论和强大的技术基础之上,其深度、广度和可拓展性,远远超越了依靠个体感悟、口耳相传、且极易断代的古老传承!
一种深沉的无力感,混合着豁然开朗的明悟,席卷了林霜华。
林家引以为傲的“龙吟交感”,在龙吟阁的监测体系下,或许只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特殊生物场现象”。林家千年来积累的修炼法门、战斗技巧,在龙吟阁的算法和优化技术面前,可能充满了可以量化的“冗余”和“浪费”。
他们视若瑰宝的传承,在对方眼中,或许真的只是一个颇具特色的“初始数据库”和“研究方向”。
这不是贬低,而是……降维打击。是两种文明层级之间的绝对差距。
“霜华,”林文渊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他抬起头,脸色有些发白,将手中的便携终端屏幕转向她,上面是他刚刚初步建模分析的、关于地底异常体能量崩溃的几种可能路径,“根据玄甲提供的数据模型反推,他预测的崩溃时间点和两种后果……概率极高。尤其是能量湮灭导致的信息污染……我们林家古籍中记载的几次类似‘天倾’事件,与之特征高度吻合……”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那是对未知灾难的恐惧,也是对龙吟阁预测能力的确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