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的反重力运输车,如同幽灵般无声地穿梭在金陵城郊渐浓的暮色中。车内,林霜华闭目凝神,维持着与地底那痛苦存在的共鸣链接,清冷的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林震岳双手抱胸,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因临近傍晚而显得有些朦胧的街景,眉头紧锁,不知在想些什么。林文渊则依旧埋首于他的便携终端,手指飞快滑动,屏幕上不断刷新着能量流数据和他自己记录的观察笔记,试图从龙吟阁展现的冰山一角中,解析出更多关于这个庞然大物的信息。
车厢内一片沉寂,只有车辆运行时几不可闻的嗡鸣,以及林文渊终端偶尔发出的细微提示音。
突然,林霜华手腕上那个龙吟阁配发的简易通讯器,发出了不同于任务指令提示的、一阵独特而悠长的震动。她睁开眼,看到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个经过多重加密的、来自林家祖宅内部核心线路的通讯请求。
是族长,林承泽。
林霜华指尖在通讯器上轻轻一点,接通了线路,但没有开启视频,只有声音通过骨传导技术,清晰地响在她的耳中,也通过她设置的微弱的能量共鸣,让近在咫尺的林震岳和林文渊能够隐约听到。
“霜华。”林承泽的声音传来,依旧沉稳,却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仿佛沉淀了数百年风霜的厚重感,“栖霞山那边,‘论道’的结果,我已经知晓。”
他没有问过程,直接点明了结果。显然,慕容家或者其他渠道的消息,已经以极快的速度传回了林家。
林霜华沉默了一下,简练地回应:“是。龙吟阁,深不可测。”
“嗯。”林承泽应了一声,随即是短暂的沉默,仿佛在斟酌词语,“震岳和文渊,在你身边?”
“在。”
“好。有些话,你们一起听。”林承泽的声音放缓,带着一种追忆往事的悠远,“我林家,自始祖感应龙吟,于金陵扎根,至今已历一千三百余载。这一千三百年,神州大地王朝更迭,道统兴衰,多少显赫一时的家族、门派,都已化作尘土,唯有我林家,虽几经起伏,却始终能在这金陵古城立足,香火未绝。你们可知,凭的是什么?”
林震岳下意识地想回答“凭的是咱林家祖传的感应和硬实力”,但话到嘴边,想起刚才在论道堂的连番挫败,又憋了回去。林文渊也抬起了头,推了推眼镜,露出思索的神色。
林霜华轻声道:“请父亲明示。”
“不是因为我们林家血脉有多么高贵独特,也不是因为我们传承的功法有多么惊天动地。”林承泽缓缓道,语气带着一种看透世事的沧桑,“论血脉感应,上古时期,能沟通天地异兽的家族并非只有我林家;论功法战力,历史上比我林家强盛的门派比比皆是。”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变得锐利起来:“我林家能延续至今,凭的是一个‘变’字!”
“变?”林震岳忍不住低声重复,脸上露出困惑。
“不错,变通,应变,顺势而为!”林承泽语气肯定,“始祖感应龙吟,并非固守一隅,而是借此契机,引导先民,奠定我林家根基。南北朝时,天下动荡,佛道大兴,我曾祖毅然引入部分佛道理念,融于家传感应之术,方才度过那次信仰危机。前朝末年,火器初显峥嵘,我林家也曾暗中研究,虽未大成,却也让我族子弟对新兴事物多了几分了解,避免了在后续变革中被彻底淘汰。”
他的话语,如同掀开了林家历史中那些被辉煌与神秘所掩盖的一页。原来,林家的历史,并非一成不变的守成,而是在一次次时代浪潮中,艰难却果断地调整自身,寻求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应变史”!
“你们以为,坚守传统,便是对先祖最大的忠诚?”林承泽的声音带着一丝反问,更带着一种深沉的智慧,“错了!真正的忠诚,是让林家延续下去,是让先祖的血脉与精神,在不同的时代,都能找到适合的土壤,焕发出新的生机!固步自封,冥顽不化,那才是对先祖心血最大的背叛!”
这番话,如同洪钟大吕,重重敲击在林霜华三人的心头!尤其是林震岳,他一直以来都将守护家族传统视为最高使命,此刻却被告知,真正的守护在于“变通”,这对他固有的观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林文渊眼中则爆发出明亮的光芒,他仿佛瞬间想通了许多关窍,喃喃道:“原来如此……所以族内秘库中,才会收藏那些与主流修炼法门迥异、甚至被视作‘旁门左道’的残卷孤本……那并非杂物,而是先祖们为应对不同可能而准备的‘火种’!”
“看来文渊明白了些许。”林承泽的语气缓和了一些,“霜华,你之前在论道堂做得很好。不卑不亢,既展现了林家的价值,也看清了现实的差距。龙吟阁的出现,其所代表的‘科学修仙’之路,于我林家,于所有古老传承而言,并非仅仅是挑战,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次可能让我们跳出延续了千年的循环,真正触摸到更高层次的机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