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锋谷”深处,一片被命名为“绝对壁垒”的测试区内,气氛凝重得仿佛连空气都已凝固。呈现在众人眼前的,并非之前狂暴的能量乱流或风压,而是一面墙。一面通体由乌沉沉的“湮灵钢”浇铸而成,高百米,厚达十米,表面光滑如镜,没有任何缝隙或能量波动的巨墙。
“湮灵钢”,龙吟阁特种材料实验室的最高成果之一,其原子结构被特殊力场锁定,能近乎百分之百吸收、反射、分散已知的任何形式的能量冲击与物质渗透。理论上,它是“绝对”不可穿透的屏障,是测试任何穿透性能力的终极标尺。
观察平台上,陈醒、苏青竹、李慕白以及数位量子物理与高维拓扑领域的专家肃然而立。他们的目光,都聚焦在壁垒前那道纤细而挺拔的身影上——林晚。
此刻的林晚,神情是前所未有的凝重,甚至带着一丝她自己都未曾察觉到的……敬畏。她双臂上佩戴的不再是“风语者”,而是一对造型更加简洁、通体哑光黑、只在关节处有细微蓝色脉络闪烁的臂甲——“幽影III型”原型机。
“测试准备。目标:穿透‘绝对壁垒’。”陈醒的声音通过扩音设备传来,平静无波。
林晚深吸一口气,没有像传统“穿墙术”或“土遁术”修行者那样,催动灵能试图软化、分解或绕过墙体。她缓缓抬起双手,“幽影III型”臂甲表面的蓝色脉络骤然亮起,散发出一种并非能量、却更接近“信息”的奇特波动。
她闭上了眼睛,全部心神沉入臂甲反馈而来的、关于前方那面“绝对壁垒”的海量数据流中。
原子核的精确位置、电子云的概率分布、晶格间相互作用力的强度与方向、维系其“绝对”特性的特殊力场节点……无数在传统感知中混沌一片的信息,此刻在她意识中被“幽影III型”与背后的“天网”系统共同构建成了一个极其复杂、却无比清晰的 “势垒模型”。
这不是一面“墙”,这是一个由基本粒子构成、遵循量子力学规律的、拥有极高能量峰值的概率场!
传统穿墙术的思路,是集中力量于一点,强行“砸开”或者“挤开”一条通道,其本质是能量对抗,在“湮灵钢”面前无异于螳臂当车。
而林晚现在要做的,完全不同。
“幽影III型”的核心原理,并非能量冲击,而是基于《科学修仙原理》中对量子隧穿效应与波函数坍塌的全新诠释与应用。
“目标区域势垒扫描完成。波函数准备……”李慕白紧盯着光屏,声音压低,仿佛怕惊扰了什么,“林晚学员正在将自身生命场与物质波函数进行深度同步……同步率百分之八十九……还在提升!”
观察平台上,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几位精通五行遁术的世家长老瞪大了眼睛,他们完全无法理解眼前发生的一切。不催动灵力,不念动咒诀,就这么站着,就能穿墙?
就在林晚自身波函数与壁垒势场达到某个临界同步状态的瞬间——
“就是现在!执行隧穿协议!”李慕白低喝。
林晚动了。
她没有向前冲,而是如同散步般,向前迈出了一步。
一步落下,她的身体,从最前沿的脚尖开始,出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变化。
不是虚化,不是分解,而是一种……存在概率的转移!
在超高精度的传感器画面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林晚身体轮廓边缘的物质波函数,与“湮灵钢”壁垒表层的势垒发生了极其复杂的干涉。她的“存在”,在微观层面,仿佛化作了一缕拥有特定波函数的“概率云”,而“幽影III型”正在以难以想象的精度,引导着这缕“概率云”,去寻找、去匹配那理论上存在、却概率无限接近于零的——贯穿整个壁垒厚度的量子隧穿路径!
这是一个在宏观尺度上,强行寻找并利用那微乎其微的量子概率的奇迹!
她的脚尖,在接触到壁垒光滑表面的刹那,没有发出任何声音,没有激起任何能量涟漪,就这么……消失了!不是穿过,而是其“存在”的概率,在壁垒的另一侧,瞬间达到了可观测的阈值!
紧接着是脚踝、小腿、膝盖……
她的身体,如同投入水面的墨滴,在以一种违背所有宏观物理直觉的方式,在“墙”的“内部”进行着概率性的“弥散”与“重组”!
整个过程,安静得可怕。
没有光影效果,没有能量爆发,只有那面象征着“绝对”的乌沉壁垒,以及一个正在它“体内”进行着概率性迁徙的人形轮廓。
观察平台上,一位研究量子物理多年的老教授,双手死死抓住栏杆,指节发白,嘴唇哆嗦着,喃喃道:“宏观量子态……维持…… coherent……这不可能……这是神迹……”
另一位擅长土遁的长老,更是面如死灰,他赖以成名的、需要耗费大量心神与灵力才能在地下缓慢穿行的遁术,在这无声无息的“概率行走”面前,显得如此笨拙、可笑,如同蚯蚓在仰望苍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