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的春节,杨鸣卿的最大心愿是与张婧、孩子一起团聚,虽然今年没有实现,但这次他一点也不在乎,今年和老同学的相聚,给予了他久违的快乐,与母亲弟弟妹妹的团圆,弥补了他家庭的遗憾,张婧你不是不要我回家吗!我资江还有一个家,那里有我的同学和朋友,有我的母亲等好多亲人,他们是爱我,欢迎我回去的,既然这样,我何必回双河去热脸贴冷屁股,再以后我回家,资江就是第一选择!
杨鸣卿把自己在双河与在资江的待遇两相比较,心中愤愤不平的默念道。
年后,在刘海清的安排下,他带着孩子乘车回到了钦远,再去凉风凹拦车,回双河。
“妈妈,妈妈!”两个孩子回到家里,见到一个多月没看到的妈妈,异常兴奋,叫个不停,妈妈每次去都江,都会给他们带好吃的回来,这次带回来的是他们从没见过的,用一根竹棍串着的糖果,双河没见到过的棒棒糖,杨新拿着汤兴奋的在院子里跑来跑去的吃,引起了刘向家那个小男孩的哭闹,非要她妈妈也买给他,刘家前面生了三个女孩,才得到这么一个男孩,自然宠上了天,他妈妈是小学老师,但是此刻却用表情表示了她的想法!
张婧一见,赶快把最后的一根棒棒糖给了这个男孩,把杨新气得直跺脚!显摆是有教训的!
张婧看到杨新头上好像不对劲,拉过杨新,指指头上包扎的胶布问道:“杨新,这是怎么回事?”
杨新说道:“在姑姑家玩,被小朋友石头砸的!”
张婧愤怒的看着杨鸣卿:“你就是这样带的孩子吗?”
杨鸣卿说道:“我又不在号子口,怎么能看住他?小孩子打打闹闹受伤,很正常,没多大事!”
两人自签字离婚后,一直处于敌对状态,虽然这次没有吵架,却懒得和对方说话,杨鸣卿这次回来,见张婧仍然对他退避三舍,便再无语言,第二天一大早,便背上行李,和三个孩子告别后,迈开步子,沿着双河镇的河坎走到山脚下,沿着登山道上了五棵松,这里是双河的最高峰,再顺着群山起伏的山脊线,一路走过去,川西特有的穹窿地貌风光尽收眼底,但这样的地貌也给他回家之路,带来更多大的脚力消耗,一会上山一会下山,很废腿,就这样爬上爬下,翻过好几个山岭,才进入到山王境内的芦高山脉,这是山王境内的最高峰,不过此时就比较轻松了,基本上顺山势而下,直到谷底,就来到了水流平稳的威远河岸边,这里平时有一条船摆渡,每个人两分钱,摆渡过威远河后,再爬山到山顶,就回到了山王镇,全程二十多公里,他一般用时八到九个小时,这在后世,便是风靡一时的户外徒步,是一种为了休闲和健身的运动,而此时的杨鸣卿,却是为了省下那么一角两角车钱,是为了生活!
不过他应该算是当地徒步运动的先驱,自爱人调到双河,他调到万山,在这条路上步行往返,成为他后面近十年的生活常态!因为他步行一次,按车费计算,可以省下一顿肉钱。
此时谁也不知道,在几十年后,他走的这条路线成了网红打卡地,因为沿线其独特的地貌和山水相映的旖旎风光,吸引不少户外爱好者和中外地质学家的探访!
回到万山的第二天,他收到了老丈人从都江的信,原来张婧回都江后,言谈之中,加上从比较了解情况的九妹口中,张父对自己大女儿的婚姻状态多有担忧,便来信问杨鸣卿的想法。
但是杨鸣卿却从信里了解到,张婧是在年前就回到了双河,而不是她说的初三回来,为什么这都要骗我?这么怕和我一起过年吗!
杨鸣卿愤愤不平,提笔给老丈人回了一封信,说明了自己的想法,特别是自己对张婧,对家庭真心的不离不弃的爱护,在心里表达的淋漓尽致,有对张婧冷落他的指责,也有痛苦的自责,还有对家庭感人的情意,总之他希望老丈人能为自己说句话,能说服张婧回心转意!
同时,他还给张婧去了一封信,诉说自己的心愿,委屈,社会上的磨难,至少现在单位还没有正式批准他们的离婚,希望张婧能和他一起维护好这个家,自己也会尽心尽力的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张婧回信,直接要他把这月孩子的抚养费寄回去!并说:“不要只谈权利,先把这个抚养的责任尽到再说!”
杨鸣卿回信道:“我这月带两个孩子已尽责任,回资江过年又花了不少钱,所以这月已经拿不出钱来了!”
两人关系似乎还是没有修复。。。!
“哎呀,很吓人,那个火车车头冒着粗气,一阵白烟吐出来,什么也看不见。。。。”杨新回来后,又和周围的小伙伴们谈起了这次外出的见闻。
“杨新,别玩了,去和妹妹抬几桶水回来!”张婧出门找到杨新,直接把他拽了回去,秀娟正拿着扁担和桶等他,住供销社旁边的疗强跟了过来,他要比杨新大两岁,还有一个弟弟疗江,和杨新一般大,也在听杨新的龙门阵,但没有跟上来,疗强问道:“杨新,你一会再讲吗,什么时候抬完水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