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森源现在的房子,从宽巷子搬到了都江市中心的人民南路,那里的地标是一座高大的塑像,朝着塑像指引的方向前进,几百米后右转进入南大街,再继续往里走,转一个九十度的弯,再往前走一段路,看到一个理发店,就到了,理发店属于张森源出租出去的门面房,现在他基本上就是靠这个租金过日子,由于临街的房出租了,回家就要绕过这间理发店,再往前走进入一个弄堂,弄堂右边,开了一扇小门,这就是张家大院现在的大门,进去后非常黑,杨新的印象里,这个走廊头顶有一盏微弱的灯,走廊左边有间小屋,是张婧的六弟弟在居住,布置的很简单,一张床加一张桌子,一张椅子,一个小柜子,柜子里面很空,六弟好像在外面做事,天天很忙,已处于半独立状态,很少回来住,张森源对杨新兄妹介绍说:“这间屋住的是你们的六舅!”说完就继续往里走。
沿着这条黑黑的走廊再往前走,跨过一扇门洞,就进到了里面的大院,空间便立刻豁然开朗,右边是理发馆的窗户,但是常年封闭,可能是想到住家和外面生意不要互相干扰,排在左边第一间,是一间较大的屋子,由张婧排行第八的弟弟居住,张森源对杨新兄妹介绍道:“这个住的是你们的八舅,他白天要上班,要到晚上吃饭的时候才回来。”
张婧的弟弟妹妹众多,为了怕孩子记不住,出发前张婧专门对秀娟,杨新兄妹俩说道:“我的弟弟里面,排行分别有大弟,二弟,六弟,八弟,我叫他们是大弟娃,二弟娃,幺弟,毛弟,你们就跟着我的习惯叫大舅舅,二舅舅,幺舅,幺毛舅!我还有的那几个妹妹,分别是三妹、五妹、七妹,九妹,我分别称呼她们为小妹,毛妹,幺妹,九妹,你们也跟着我的叫法,叫她们小嬢,毛嬢,幺嬢,九嬢!”
这个叫法张森源知道,但是孙子辈这样叫,他总觉得不妥,这次刻意的对两兄妹的叫法进行了纠正,但是孩子们以前都这么叫,在外公面前再见到这些舅舅嬢嬢时,人太多,完全记不住他们的排行,还是习惯的按妈妈以前告诉的叫法来叫,张森源开始很生气,不愿意听到两个外孙伙到自己的孩子,按他们小时候的习惯叫法来叫,觉得这样太失大小尊卑的礼义,很严肃的纠正了几次,可是兄妹俩就是改不过来,加上舅舅嬢嬢们听到后也不以为然,每次也是乐于应答,张森源最后只能叹口气,听之任之,不再管这事!
幺毛舅张云的房间是木地板,杨新对这个感觉到非常稀罕,从来没有见到过,走在上面嘎嘎作响,房间布置也是非常简单,一张床和一张桌子,加一只椅子,整个房间显得宽敞而空荡,走在木地板上面甚至还有回声。
再往前走,就是这个院子的主屋,外公居住的房间,外公把两个孩子带了进去间,“你们两个把包放下,你们坐那边,我们先休息一会再吃饭!”
杨新打量了一下,这个房间更大,家具也最多,里面应该是外公睡觉的地方,用了一块布帘隔开,杨新从来没有看到过里面的样子,外面的三面墙上,挂满了各种条幅和书画作品,进屋的右手边,摆了两张木质扶手椅,中间是茶台,平时外公在这里抽、做卷烟,喝茶,接待朋友,左边靠们口和窗户,也是两张椅子,外公让兄妹俩在哪里坐着休息休息,旁边就是一张很大的书桌,书桌上摆文房四宝,杨新很想要一只钢笔,后来他大着胆子,问外公要一只笔,没想到外公很爽快的答应了,并马上在他书桌的笔筒里帮杨新翻找,杨新看到外公只是在毛笔堆里找,就指着外公桌上那唯一的一只钢笔说道:“外公,我要那一支!”
外公一听,连连摇头:“这一支不能给你,我送你一支毛笔吧,你练练毛笔字!”
杨新很失望的直摆手:“外公,我要钢笔,我不会用毛笔,我不要!”外公听到后,冷冷的哼了一声,说道:“那没有,只有毛笔!”
外公的毛笔字写得非常漂亮,周围邻居经常有人来求字,写个对联什么的,外公都是来者不拒,欣然提笔泼墨,来求墨宝的人都不用自带纸张,外公房间里最多的就是各种纸张和条幅。
晚上张云回来了,杨新也是第一次见到他,这个大家庭里,张婧的几个弟弟妹妹,几乎都到双河来玩过,但是张云,似乎是没有去过双河,所以杨新不认识,但看得出来,张云一定和外公年轻的时候很像,秀气的面容中带着英俊,面相和外公几乎一模一样,头发还有一点自然卷。
他回来后和兄妹俩点点头,算是彼此认识了,杨新喜欢这里没有人强迫他叫人,这让他心情轻松了不少,看得出来张云也很会做饭,回来后就和外公一直在厨房里忙,这个厨房正对着张森源的房间,可能是临时改造的,原来就是一个屋檐,一只和资江奶奶家的蜂窝煤灶同款炉子,孤零零的立在哪里,让人感觉很神奇,这么一个小炉子,能贡献出一大家人的伙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