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河镇街上今年的春节活动,在张灯结彩,欢天喜地的热闹气氛里慢慢结束,杨鸣卿家里接着迎来了春节后的重大消息,张江滨不负所望,考上了资江财贸学校,看到女儿手上的录取通知书,张婧百感交集,从自己父亲张森源到张江滨,算起来有三代人了,没想到自己的孩子,无意中接上了家族的衣钵,又进入了财会这一行业,看来从张江滨开始,又要开始新的接力,要把这一行一代一代继续做下去。
按照中国人的风俗习惯,大年十五没过,还是在春节里,不过杨鸣卿带着女儿张江滨,已经回到了资江新民巷的家中,大院的邻居好几年不见杨江滨,(她和张秀娟现在重新又把姓改了回来,尊父姓),个个都围着杨江滨问长问短。
“晓滨啊,这么多年里都没有回来,你去哪里了?”
“哎哟,看看这孩子,几年不见,长成大姑娘了,嗯,黑了点,更俊俏了!哈哈!”
“晓滨姐姐,你还认识我吗,我是八娃啊,以前你还带我一起玩。。。”
面对邻居热情的嘘寒问暖,杨江滨是应接不暇,看来她在大院的人缘不是一般的好,杨鸣卿笑道:“晓滨这次是回来读中专的,她考上了河对门的那个资江财贸校。”
邻居们闻言,更是纷纷祝贺,当前的高考的恢复,给社会带来一个重大的信息点,那就是无论你是考上大学还是中专,你就是属于凤毛麟角之人,成为了天选之子,用世俗一点的语言来讲,预示着你以后进入了衣食无忧的阶层!
“晓滨,真的好厉害,我们可是看着她长大的,小时候就特别勤快,特别会照顾人,那时候她奶奶生病,她暑假回来都在照顾,没想到学习还这么好!”
大院八娃家的母亲说道:“看看杨家的这个姑娘,硬生生从那个小山沟给考出来了,唉,我家孩子守着资江,也没考上,杨鸣卿是怎么教育孩子的,真的应该给我们讲讲!”
杨鸣卿带着杨江滨在学校开校的前回了家,见了奶奶,杨母看到孙女这么争气,自己身体已经很不好了,但是挣扎着也要陪孙女去财贸学校看看,但是终究被大家拦住了。
资江市财贸学校报名的日期终于到了,在学校门口,在欢迎新生的大幅标语下面,走来了一对背着大包小包的父女,望着熟悉的大门,熟悉的教学楼 ,杨鸣卿早已泪眼婆娑,“女儿啊,你相信命吗?”
对新学校充满着新鲜与憧憬的张江滨,理理背着的铺盖卷,兴奋的看着父亲说道:“爸爸,你说什么意思啊?今天你送我来报名,怎么问我这个问题?”
杨鸣卿说道:“这就是爸爸小时候上过的学校,我的银行之路,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这里原来叫致商夜校,是资江曾经的大资本家疗跃州的产业!”
说到这里,杨鸣卿一股酸楚涌上心头,他站在这座致商夜校旧址前面,疗跃州,疗歆先,刘新。。。这些记忆深处的名字,加上他们的音容笑貌都如过江之鲫,一一浮现在眼前,再想起自己当年辜负疗老板的期望,那么毫无遗憾的转身,自以为是的洒脱,不知道对信任自己,爱自己的人,造成的伤害有多大?历史总是充满着遗憾,伤感和机遇。
他看看杨江滨,她一直在开心的到处看,骄傲的报着自己的班级,询问报到的地方。
“晓滨,你岁数还小,但也算是历经艰难,今天也来到了这里,开启你新的人生,你说说看,这是不是冥冥之中命运的安排!”
“爸爸,这是你以前的学校吗?这是巧合吧,我也没觉得有多艰难啊,算了,想那些没有意思,我们进去吧!”杨江滨对父亲此时那充满感性的语言,没有引起她的共鸣。
“唉,物是人非,这么多年过去了,风风雨雨,那些老师和同学,想必要么不在了,要么就不知道散落在何处,短短几十年,恍若隔世。”杨鸣卿想及此时,这才发现,自己和女儿已经是两辈人,她们有她们的感叹,有她们的认知,等她们从这里走出来时,又是一片新世界!
杨鸣卿走在曾经的校园里,帮着女儿把行李搬了宿舍,杨江滨将在这里度过她两年里的中专学习生涯!
夜晚,资江影院对面的一家小饭馆,几个人正在一起对饮,“鸣卿,你还记得几十年前,我们坐在对面街边,谈天说地的情景吗?”刘海清看着面前的这位老同学,老朋友,感叹的说道。
“记得啊!那时候,好年轻,真的应了一句话,年轻时,天有多高,心就有多高!”杨鸣卿看看那个地方,依稀还是旧时的模样。
“你两个别这么样子好不好,都还没有老吧,干嘛这么伤感!”王正德很不以为然。
“王大经理,我知道你现在把你家的那个杂货铺经营的有声有色,生意兴隆,自然是意气风发,来,正好还是春节期间,祝你生意兴隆,恭喜发财!”杨鸣卿说完和他碰了一杯。
王正德指了指两个人,说道:“你两个吃公家饭的,就不要笑话我了,海清,听说你要升局长了,今天应该恭喜的,是这个刘局长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