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诚的府邸位于皇城附近,朱门高墙,戒备森严。
门前两尊石狮子威风凛凛,八名带刀侍卫目光如炬,审视着每一个过往行人。
奕帆与周文渊递上名帖后,一名小太监恭敬地引着二人穿过三重院落。
但见庭院深深,回廊曲折,处处透着权阉的奢华与威严。
正厅之内,张诚端坐于紫檀木太师椅上,面白无须,一双细长的眼睛闪烁着精明的光芒。
虽是个太监,却自有一股令人不敢逼视的威严气势。
咱家听闻奕总镖头昨夜大展神威,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张诚尖细的声音在厅中回荡,带着几分赞赏道,听说连董贾亮那个吃里扒外的东西,都被你拿下了?
奕帆躬身行礼,不卑不亢道:公公过奖。在下不过是侥幸取胜,为朝廷除害本是分内之事。
张诚眯着眼睛仔细打量着奕帆,缓缓道:董贾亮那个狗东西,吃着皇粮却与天魔教勾结,死不足惜。
你这次可是立了大功。
他话锋一转道,咱家就喜欢像你这样的年轻人。
有本事,懂分寸。不过...
他刻意顿了顿,观察着奕帆的反应道:在这京城之中,光有本事还不够,还要懂得审时度势。
奕帆心中雪亮,知道正题来了,当即恭敬道:在下初来乍到,还请公公指点迷津。
张诚微微一笑,端起茶盏轻啜一口道:你可知道,如今朝中各方势力都在盯着你?
锦衣卫、东厂、六部...就连宫里的几位娘娘,也都对你很感兴趣。
奕帆不动声色道:在下只是一介武夫,不敢参与朝堂之事。
此番进京,只为护送贡品,完成秦王殿下所托。
呵呵...
张诚轻笑一声,放下茶盏道,有些事,不是你想躲就能躲开的。不过...
他意味深长地看着奕帆,道:若是跟对了人,前途自然不可限量。
咱家在皇上面前,还是说得上几句话的。
奕帆立即明白,这是张诚在明确拉拢自己。
他沉吟片刻,道:在下受秦王殿下知遇之恩,自当以死相报。
不过公公说得是,在这京城之中,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要好。
张诚满意地点头道:很好。咱家就喜欢聪明人。
你放心,皇上那里,咱家定会为秦王殿下,为你和周大人美言几句。
这等大功,少不了封赏。
这时,张诚对周文渊道:周大人暂且在此用茶,咱家与奕总镖头有些私话要说。
周文渊会意,躬身退到一旁。
张诚起身,对奕帆做了个请的手势道:奕总镖头,请随咱家到偏房一叙。
二人来到一间雅致静谧的偏房,张诚屏退左右,亲自关上房门。
这里说话方便。
张诚示意奕帆坐下,道:咱家就直说了。
你这次立下大功,想要什么赏赐?
奕帆早有准备,从容道:在下不敢奢求赏赐。
只是有个不情之请,还望公公成全。
但说无妨。
在下想在京城开一家商号,专门经营些新奇货物。
奕帆缓缓道,比如玻璃器皿、陶瓷教具、水泥制品,将来还会有些海外来的香水等物。
这些货物利润丰厚,若是公公愿意,利润可与公公四六分成,公公四,秦王四,另外二成我赚点辛苦费。
张诚眼中精光一闪:哦?玻璃、水泥?咱家倒是听说过这些稀罕物。你说利润四六开?
正是。
奕帆点头,道:在下和秦王负责货源和经营,公公只需行个方便。
京城地价昂贵,若能得公公相助寻个合适的铺面,那是再好不过。
张诚抚掌笑道:好!这事好办!你找个好位置,派人送信来即可开张。
咱家会派几个得力的人过去协助。
在这京城做生意,有咱家照应,保你畅通无阻。
多谢公公。奕帆躬身致谢,接着又道,此外,在下还有一个更大的想法。
说来听听。
在下想组织船队出海经商。
奕帆目光炯炯,道:为此,需要在山东至琼州沿海修建几处港口。
港口建设的所有费用由在下承担,建成后由在下经营五年。
这五年内,只允许在下的船队进港贸易。
他观察着张诚的神色,继续道:五年之后,港口尽数归还朝廷。
经营所得利润,自然会孝敬公公一份。
若是朝廷届时决定开放港口,在下与其他商队一样照章纳税;
若是不愿开放,废弃船坞码头便是。
张诚闻言,沉吟良久,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道:此事...确实有些复杂。
沿海港口向来由市舶司管辖,你要专营五年,恐怕会触动不少人的利益。
奕帆道:所以在下才需要公公相助。
此事若成,不仅在下受益,朝廷也能得到现成的港口,更可增加税收。
可谓一举多得。
张诚眯着眼睛思索片刻,忽然笑道:好!有魄力!这事虽然难办,但还难不倒咱家。不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