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号据点的生活,像是一首在泥泞与喘息间反复挣扎的沉重号子。失去了木杖的秦守,褪去了那层“神棍”的光晕,变得更加沉默,也更加……真实。他不再挥斥方遒,而是埋首于最具体、最琐碎、甚至最肮脏的工作。
蕴雷矿的发现,如同在无尽黑夜中划亮的一根火柴,光芒微弱,却足以照亮前路,点燃所有人最后的希望。
秦守没有丝毫犹豫。他立刻抽调了部落近半的人手,由伤势恢复大半的岩锤带领,沿着墨七探索出的、相对安全的路径,前往那片位于雷云泽边缘的陡峭山崖。
开采工作异常艰难。他们没有精良的工具,只能用最原始的石斧、铜凿,甚至临时削尖的木棍,去啃噬那些坚硬且带有微弱电流的岩石。进度缓慢,效率低下,每天都有族人被崩溅的石片划伤,或是被矿石中不稳定逸散的静电打得手臂发麻。
但没有人抱怨。每个人眼中都燃烧着一股狠劲。他们亲眼见过雷淬战士的强大,亲眼见过那根神奇木杖的威力(虽然最终被夺走),他们比任何人都更渴望获得力量,哪怕只是一点点!
秦守则带着剩下的老弱妇孺和工匠,在据点内进行着另一场无声的“战斗”。
他设计了一种利用杠杆和滑轮组原理的简易吊架,虽然粗糙,却能将沉重的矿石从矿坑中更省力地提上来。
他改进了筛选矿石的方法,利用水流和不同比重的原理,初步分离富矿和贫矿。
他甚至搭建了一个简陋的、用泥巴和石头垒砌的“电解池”——试图用那微弱不稳定电流的矿石,来电解沼泽中的浑浊积水,希望能得到一些基础的化学产物,虽然目前收效甚微,却是一个全新的方向。
每一天,他都将自己逼到极限。【能源储备】在缓慢恢复至3%后,几乎被他全部投入到对矿石能量的分析、工具的微调优化以及对自身伤势的修复上。【机体损伤度】艰难地下降到了52%,但精神的疲惫却与日俱增。
他不再高高在上,而是和所有族人一样,满手泥污,汗流浃背。他会因为一个滑轮设计的缺陷而蹙眉沉思良久,也会因为成功提取出一小罐略显纯净的盐而露出短暂的笑容。
这种变化,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族人对他的看法。最初的疏离和恐惧,逐渐被一种更复杂的情绪取代——那是一种带着敬畏的依赖,一种对“知识”本身的信服。他们开始明白,这位年轻长老的力量,并非全部来自那根被夺走的木杖,更源于他脑中那些仿佛无穷无尽的、能化腐朽为神奇的“智慧”。
就连墨七,看着秦守近乎自虐般地投入,偶尔也会嘟囔一句:“这小子……狠起来连自己都榨。”
凌嫣则默默地承担了更多的医疗和后勤工作,并将百花谷一些粗浅的炼气法门,结合她对沼泽植物的理解,改良后尝试教给那几个之前对雷纹果有感应的孩子,虽然进展缓慢,却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苏萱依旧有些胆小,却更加专注地摆弄着那面“觅煞盘”。她发现,当靠近那些蕴雷矿时,罗盘的指针会出现一种奇特的、高频率的微弱震颤,与之前指向黑面具人或煞气源时的缓慢摆动截然不同。她将这个发现告诉了秦守。
秦守对此极为重视。他让苏萱拿着罗盘,在不同品质的矿石堆旁测试,很快总结出规律:指针震颤频率越高,矿石蕴含的雷霆能量就越精纯活跃!
这无意间的发现,成了筛选高品位矿石最高效的方法!开采效率因此提升了一大截!
时间就在这种艰苦卓绝的奋斗中悄然流逝。
十天后,据点中央的空地上,已经堆起了一座小山般的蕴雷矿石。虽然大部分品质低劣,但其中也混杂着不少苏萱凭借罗盘挑选出的、闪烁着明亮紫光的优质矿石。
能源的问题,看到了解决的曙光。但如何安全、高效地利用这些能量,依旧是横亘在秦守面前的最大难题。
直接吸收?效率低下,且狂暴的雷霆之力会对他的经脉和本就受损的机甲核心造成负担。
转化为其他形式?缺乏必要的转换设备和稳定装置。
他尝试过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将几块高品质蕴雷矿嵌入一个刻满了导能符文的石槽,然后将自己的一根导线(由机甲内部应急接口延伸而出)接触上去。
结果是一次小规模的爆炸,石槽碎裂,矿石能量瞬间逸散,他自己也被电得头发倒竖,半天缓不过劲。
【警告:能量导入失败。机体耐雷电属性不足,能量转换率低于1%。】
此路不通。
秦守坐在一堆矿石中间,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在地面上划动着复杂的能量回路公式。末法时代的修真知识,星际文明的科技树,苍梧界的原始材料……三者在他脑中激烈碰撞,却难以找到一个完美的契合点。
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他的目光无意中扫过了不远处正在练习挥斧的岩锤。
经过雷淬和这段时间的恢复,岩锤的体型似乎更加魁梧,肌肉贲张,每一次挥动战斧,都带着隐隐的风雷之声,动作间甚至能看到皮肤下极其微弱的电弧一闪而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