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刚站在寒风里,身体却感觉不到半分凉意。
一股郁气堵在胸口,烧得他五脏六腑都在翻腾。
他像一个不速之客,窥探着一个不属于他的世界。
那扇紧闭的指挥中心大门,就是一道天堑,将他与新一团真正的核心,彻底隔绝。
他这个政委,成了最大的局外人。
监督?保证?
如果连门都进不去,一切都是空谈!
赵刚的眼神愈发坚毅,已下定决心,明天无论如何都要和李云龙摊牌。
就在这时,那扇让他望而却步的大门,伴着一声轻微的液压嘶鸣,无声地向内滑开。
一个穿着干净工装的年轻身影,站在门口的光影里,正静静地看着他。
是林凡。
那个传说中的“总工程师”。
“赵政委,深夜不睡,是在思考新一团的未来?”
林凡的声音很平静,没有丝毫意外,似乎早就料到赵刚会站在这里。
赵刚心头剧震。
他看着林凡,对方的眼神清澈而深邃,能看穿他所有的心思。
“进来谈谈吧。”林凡侧过身,做了个邀请的手势。
赵刚没有犹豫,迈步走了进去。
当他踏入指挥中心,外界的一切喧嚣与纷扰,瞬间被隔绝。
温暖的空气扑面而来。
室内亮如白昼,光线却柔和不刺眼。
没有想象中的嘈杂,只有一种精密仪器运行时发出的,极富韵律的低沉嗡鸣。
房间正中央,那张巨大的、发光的桌子,瞬间将他的目光死死吸住。
那不是沙盘。
那是一幅活的地图!
苍云岭周边的山川河流,以一种超乎想象的方式,完美呈现在桌面上。
无数光点和线条在缓缓流动。
代表巡逻队的蓝色光点,代表资源的绿色标记,甚至在山谷外围,还有几个孤零零的红色光点,标注着“日军侦察哨”。
李云龙盘腿坐在桌旁的椅子上,嘴里叼着烟,正聚精会神地盯着那幅“活地图”。
那神情,活像一个盯着棋盘的老辣棋手。
看到赵刚进来,李云龙嘿嘿一笑,指了指桌子:“老赵,来,开开眼!这玩意儿,林总工管它叫‘全息战术指挥平台’,比他娘的诸葛亮那个八阵图,可厉害多了!”
赵刚的目光,却从那张桌子,缓缓移到了林凡身上。
他的喉结滚动了一下,艰涩地开口:“林工程师,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
林凡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走到指挥平台前,手指在上面轻轻一点。
“赵政委,你是燕京大学的高材生,知识渊博,我想用你能理解的方式来解释,会更合适。”
光幕上的画面一变,不再是地形图,而是一段段复杂的、瀑布般流淌的数据和三维结构图。
“我们缴获的,并非一套简单的设备。”林凡的声音清晰而沉稳,“而是一套完整的,来自德国的,具备高度智能化和自我诊断修复能力的工业体系。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黑箱。”
“我所做的,并非创造。”
“我只是恰好懂得如何阅读这个‘黑箱’的说明书,并以‘管理员’的身份,对它下达指令。”
“比如,地热发电站的建造,自动化生产线的启动,新武器的蓝图解锁……这一切,都是这套系统根据现有资源,自动演算出的最优解。我,只是一个执行者,或者说,一个权限更高一点的‘程序员’。”
“德国遗产……智能化工业体系……管理员……”
一个个崭新词汇,如重锤般轰入赵刚的大脑。
这个解释匪夷所思,却偏偏带着冰冷的逻辑,不容置疑。
它完美地将眼前的一切,都框定在一个虽然离奇,但勉强还能被他认知所容纳的范畴之内。
李云龙在一旁听得云里雾里,但他很识趣地没有插嘴。
他知道,这是文化人之间的对话,自己听不懂,但老赵肯定能听懂。
赵刚沉默了。
他死死地盯着那片数据流,呼吸变得急促。
李云龙看到的是枪,是炮,是打胜仗。
但赵刚,这个燕京大学的高材生,他看到的,是这些枪炮背后,那股足以颠覆整个时代的可怕力量!
这不是武器的胜利。
这是工业对农业的降维打击!
是知识化、系统化、程序化,对经验主义的无情碾压!
八路军为什么打得苦?
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的落后。
当他们还在用锄头和土枪对抗世界的时候,敌人已经开上了坦克和飞机。
而现在,眼前这个年轻人,这个所谓的“管理员”,他掌握的,是一把能够瞬间抹平这种生产力代差的钥匙!
这不仅仅是一个兵工厂!
这是一个火种!
一个足以点燃整个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文明的火种!
许久,赵刚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胸中所有的郁结、困惑、被排斥的委屈,在这一刻,尽数烟消云散。
取而代之的,是深入骨髓的激动与战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