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读课的铃声刚响,林野就把摊开的英语单词本翻到了 “艾宾浩斯复习表” 标注的第 7 天页码。晨光透过窗户斜斜地打在纸面上,把他用不同颜色笔标注的痕迹照得格外清晰 —— 红色是易混词,蓝色是固定搭配,黑色是真题例句,甚至在每个单词旁边,他还画了小小的简笔画辅助记忆,比如 “ambition”(野心)旁边画了个向上的箭头,“persist”(坚持)旁边画了只攥紧的拳头。
“野子,你这方法真管用!” 张磊凑过来,手里捏着皱巴巴的单词纸,语气里满是佩服,“我照着你给的表背,昨天听写居然就错了 3 个,以前我最少错 15 个!”
林野抬头笑了笑,把自己的单词本递过去:“你看这里,把同类词归在一起记更快,比如‘finance’(金融)、‘investment’(投资)、‘capital’(资本),这些词高考常一起考,记的时候联想成‘金融投资需要资本’,不容易忘。”
张磊接过本子,翻了两页就咋舌:“你这笔记比教辅书还详细,以后我就跟你混了!”
两人正说着,教室后门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林野不用回头就知道是苏晴。这几天苏晴总是绕着他走,偶尔眼神对上,也会飞快地移开,大概是前几次被拒绝后觉得难堪。但今天,苏晴却径直走了过来,手里捏着一张叠得方方正正的报纸,脸色不太好看。
“林野,你…… 你看这个了吗?” 苏晴把报纸递过来,声音比平时低了些,手指着社会版的一条新闻,标题是《城东建材厂拖欠工资数月,工人讨薪无果》。
林野的目光落在报纸上,心脏轻轻跳了一下 —— 这条新闻,他前世也看过,只是那时候他满脑子都是苏晴,根本没在意新闻里的建材厂就是苏晴继父所在的那家。直到后来建材厂倒闭,苏晴继父跑路,工人找到苏家闹事,他还傻乎乎地拿出自己的生活费帮苏晴解围,结果钱花了,苏晴还嫌他多管闲事。
“看了。” 林野的语气很平淡,把报纸递回给苏晴,“怎么了?”
苏晴没想到林野会是这个反应,愣了愣才说:“这是…… 这是我继父他们厂,已经三个月没发工资了,我妈天天在家哭,说再这样下去,连我爸的医药费都凑不齐了。” 她说着,眼眶又红了,习惯性地想拉林野的衣袖,却在碰到他校服的前一秒,看到林野微微后退的动作,手僵在了半空。
周围的同学又开始窃窃私语,张磊在旁边小声说:“不然…… 你就帮她问问?或者借点钱?”
林野没理张磊,看着苏晴,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疏离:“这是你继父厂里的事,应该找他们老板或者劳动部门,找我没用。我家也不宽裕,我爸妈的钱要供我高考,帮不了你。”
苏晴的脸瞬间白了,眼泪掉了下来:“可我们以前不是好朋友吗?你以前不是说会帮我的吗?现在我家都快出事了,你就不能……”
“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 林野打断她,拿起桌上的单词本,“我现在的首要任务是高考,没精力管别人的事。你要是真的没办法,可以让你继父去申请劳动仲裁,或者找媒体曝光,比找我有用多了。”
说完,他不再看苏晴,低头继续背单词。苏晴站在原地,眼泪掉得更凶了,却没人再像以前那样安慰她,连周围的议论声都小了下去 —— 大家好像都慢慢习惯了林野的 “转变”,也看明白了,林野不再是那个围着苏晴转的 “舔狗” 了。
苏晴咬了咬嘴唇,转身跑出了教室,报纸掉在了地上,被风吹得翻了几页。林野眼角余光瞥见报纸上建材厂的名字 ——“城东兴盛建材厂”,还有地址和负责人电话,他不动声色地把报纸捡起来,叠好放进了书包最底层。
课间的时候,林野借口去厕所,绕到了学校门口的报亭,又买了一份当天的报纸。他翻到社会版,把 “兴盛建材厂欠薪” 的新闻剪下来,仔细地贴在那个写着 “资源记录” 的笔记本里,旁边用黑色笔写下:
“兴盛建材厂:地址城东工业区 3 号,负责人李建国(苏晴继父),欠薪工人约 20 人,涉及金额未知,工人情绪不稳定,已出现讨薪行为。前世记忆:该厂后期因销路差、资金链断裂倒闭,李建国跑路,工人闹事。潜在机会:线上推广、渠道拓展(待调研)。”
写完,他又拿出手机,对着报纸上的建材厂地址和电话拍了照,存进了一个加密相册里。这个相册里,还存着前几天他路过建材厂时拍的照片 —— 厂门口贴着 “招工” 的启事,几个工人蹲在门口抽烟,脸上满是愁容,还有一辆写着 “兴盛建材” 的货车,车斗里只装了半车瓷砖。
中午放学,林野没有直接回家,而是绕路去了城东工业区。兴盛建材厂就在工业区最里面,一栋老旧的厂房,门口挂着褪色的招牌,几个穿着工装的工人正围在传达室门口,和一个穿西装的男人争论着什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