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聚焦于林晚在傅璟深面临重大商业危机时,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与独特视角,提出关键谏言,成为他破局的关键。
---
(起)
书房里的低气压,一直蔓延到了晚餐时分。
长长的餐桌上,摆满了精致菜肴,却只有林晚一人坐在那里,银质餐具碰触骨瓷盘的声音显得格外清晰。傅璟深没有下来吃饭,这在他那刻板到近乎强迫症的生活习惯里,是极为罕见的情况。
佣人王妈在一旁有些担忧地搓了搓手,小声对林晚说:“林小姐,先生他……下午从书房出来脸色就很难看,连顾特助都没让进。您看这……”
林晚放下汤匙,用餐巾轻轻擦了擦嘴角。“给我吧。”她站起身,从王妈手中接过那个放着清淡食物和汤品的托盘,“我去看看。”
她其实并不想在这个时候去触他的霉头。下午书房里那场与南宫滢的激烈争吵,虽然隔着厚重的门板听不真切,但那压抑的怒意和南宫滢离开时铁青的脸色,都昭示着矛盾的不可调和。她知道,傅璟深此刻大概率像一头受伤的雄狮,需要独自舔舐伤口,或者,更准确地说,需要空间来消化“失控”带来的暴戾。
但,一种莫名的情绪驱使着她上去。不是因为契约里需要表现的“关心”,而是……她无法心安理得地坐在下面,享受着他创造的安稳,却对他显而易见的麻烦视而不见。
她端着托盘,走上二楼。书房的门紧闭着,里面没有任何声音透出,死寂得让人心慌。
她深吸一口气,没有敲门,而是直接用空闲的手拧动了门把。
(承)
书房里没有开主灯,只有书桌一角的老式台灯散发着昏黄的光晕,将傅璟深的身影勾勒得一半明亮,一半沉在浓重的阴影里。他背对着门口,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指间夹着一支燃了半截的烟,烟灰积了长长一截,摇摇欲坠。
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烟草味和一种近乎实质的疲惫与烦躁。
听到开门声,他身形未动,只是冰冷地吐出两个字:“出去。”
那声音沙哑,带着被冒犯的不悦和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寒意。
林晚没有理会,径直走进来,将托盘轻轻放在他书桌一角空着的地方。“王妈担心你没吃饭,胃会不舒服。”她的声音平静,听不出什么波澜。
傅璟深猛地转过身。
台灯的光线正好照亮他半边脸,下颚线绷得极紧,眼底是未曾消散的红血丝和一种近乎凶悍的戾气。这样的他,褪去了平日商场精英的矜贵外衣,露出了内里更为原始和危险的核心。
“我说,出去。”他重复了一遍,语气更重,目光锐利地钉在她身上,像是在审视一个不听话的闯入者。
若是往常,林晚或许会顺从地离开,避免正面冲突。但此刻,她迎着他的目光,没有退缩。“是因为和南宫家的那个海上新能源项目吗?”
傅璟深瞳孔微缩,显然没料到她会知道得如此具体。他掐灭了烟蒂,声音冷沉:“这不关你的事。商场上的事,你不懂。”
这句话带着一种下意识的、属于他那个世界的傲慢。他习惯了她属于画廊、古籍和修复台的清新雅致,认定那个世界与此刻他所在的、充斥着资本博弈与肮脏手段的战场格格不入。
林晚却没有被他这句话刺伤。她绕过书桌,走到他刚才站立的位置,看向窗外。从这个角度,能看到傅氏集团大厦在夜色中熠熠生辉的logo,那是他商业帝国的象征。
“我是不懂你们那些复杂的股权置换和利益输送。”她缓缓开口,声音依旧平静,却多了一丝别样的力量,“但我懂艺术,懂历史,也懂……人心向背,与潮流所趋。”
傅璟深皱紧眉头,似乎不明白她为何突然说起这个。
林晚转过身,昏黄的光线在她脸上投下柔和的阴影,却让她的眼神显得格外清亮。“那个海上项目,主打的是‘绿色’、‘可持续’和‘未来能源’,对吧?这是你们向公众和政府描绘的蓝图,也是获取支持的基石。”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他书桌上那份摊开的、印有南宫家族徽标的项目建议书摘要。“但是,南宫家主导的核心技术,真的‘绿色’吗?我最近在帮海洋博物馆修复一批近代航海图,顺便查阅了一些非公开的学术资料。南宫集团在三年前,曾因一项类似的近海技术,导致过小范围的生态泄漏,虽然消息被压了下去,但在专业圈内并非秘密。”
傅璟深眼神骤然一变,身体微微前倾:“你说什么?证据?”
“我没有实证,那些资料属于学术探讨和内部警示范畴。”林晚坦诚道,“但这是一个巨大的风险点。傅氏集团如果在这个项目上深度捆绑,一旦未来技术出现问题,或者这个‘旧闻’被竞争对手翻出并放大,‘绿色谎言’的标签会第一时间贴在傅氏的身上。你苦心经营的品牌声誉和公众信任,会瞬间崩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