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面试通知来了。地点:黄河商学院,北京校区。时间:三天后。
黄河商学院。面试等候区。落地窗外是精心修剪的草坪和古典园林,室内是柔和的灯光、舒适的沙发、淡淡的咖啡香。空气里弥漫着一种低调而奢华的精英气息。鲁智深穿着一身崭新的、但依旧被他魁梧身材撑得紧绷绷的深蓝色西装,领带勒得他脖子发痒。他坐在沙发上,如同猛虎困于囚笼,浑身不自在。周围是几个同样等候面试的申请人,个个西装革履,气度不凡,低声交谈着“并购”、“杠杆”、“蓝海战略”……听得鲁智深一头雾水。
“鲁智深先生?请进!”一位穿着职业套装、笑容得体的女助理推开门。
鲁智深深吸一口气,站起身,整了整勒得难受的领带,大步走进面试室。
面试室很大。一张长条桌后,坐着五位面试官。三男两女,年龄都在四十岁以上,气质沉稳,眼神锐利,带着学者特有的审视和探究。居中一位头发花白、戴着金丝眼镜的老者,是商学院副院长,着名经济学家孙教授。旁边一位气质干练的中年女性,是管理学权威李教授。还有一位年轻些,但眼神精明的,是金融学赵教授。
“鲁先生,请坐。”孙教授声音温和,但带着无形的压力。
鲁智深拉开椅子,魁梧的身躯坐下,沙发发出一声轻微的呻吟。他豹眼扫过五位教授,目光坦荡,不卑不亢。
“鲁先生,”李教授率先开口,翻看着他的资料,“您的履历……很特别。从包工头到知名企业家,带领‘智深建筑’完成多次跨越式发展。我们很感兴趣。您的申请陈述……只有八个字:‘管工人如带兵,义字当头’。能具体阐述一下吗?”
来了!核心问题!
鲁智深挺直腰背,豹眼中精光一闪,声音洪亮,带着工地特有的粗粝感:
“洒家……不懂啥大道理!但洒家知道!带队伍!跟带兵打仗一个样!”
“兵无义不勇!将无义不威!”
“洒家管公司!第一条!就是‘义’!”
“对兄弟!讲义气!不拖欠工钱!不克扣血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年底分红!洒家给骨干发金条!真金白银!不玩虚的!”
“对客户!讲信义!活要干好!楼要盖结实!答应的事!刀山火海也要办到!”
“对规矩!讲道义!不偷工减料!不行贿受贿!洒家公司门口!立着个钢筋焊的‘廉’字!就是洒家的军规!谁碰!洒家剁谁的手!”
他顿了顿,豹眼扫过几位教授,声音更加铿锵:
“洒家搞了个‘师徒制’!徒弟出师!洒家给分红权!1%利润!师傅带得好!也给0.5%!”
“为啥?”
“洒家这规矩!学的是梁山泊!宋江那套!”
“梁山泊!为啥能聚一百单八将?为啥能打胜仗?”
“就四个字——分!金!称!银!”
“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论秤分金银!整套穿衣服!”
“洒家给兄弟们分钱!分权!分利!不是施舍!是论功行赏!是让他们知道!跟着洒家干!有奔头!有指望!能过上好日子!”
“这就叫——”
鲁智深猛地一拍桌子(不是愤怒,是强调),声如洪钟:
“股权激励!”
“股权激励?”金融学赵教授推了推眼镜,眼中闪过一丝惊异和……浓厚的兴趣,“鲁先生,您用‘梁山泊分金银’来类比现代企业的股权激励……这个角度……非常新颖!能具体说说吗?”
“具体?”鲁智深咧嘴一笑,露出白牙,“简单!”
“宋江分金银!按功劳大小!按本事高低!按山头座次!”
“洒家分分红权!也一样!”
“徒弟出师!能独当一面!给1%!这是本事钱!”
“师傅带出好徒弟!给0.5%!这是传承钱!”
“干得好!年底分红!洒家再额外奖!这是功劳钱!”
“公平!公开!透明!”
“洒家公司墙上!贴着‘师徒结对表’!谁带谁!谁出师!谁拿了分红!写得明明白白!大伙儿都看着!”
“这就叫……阳光下的‘分金银’!”
“阳光下的分金银……”孙教授低声重复着,金丝眼镜后的眼神亮了起来,“鲁先生,您这套‘梁山泊管理学’……很有意思。但您有没有考虑过,这种基于‘义气’和‘分红权’的模式,在公司规模进一步扩大、引入外部资本、甚至上市后,会面临怎样的挑战?比如,分红权如何量化?如何保证公平?如何与股权结构协调?”
“挑战?”鲁智深豹眼一瞪,“有挑战就解决!洒家不懂上市!但洒家懂人心!”
“洒家的规矩!就一条!”
“钱!要分得让兄弟们心服口服!”
“洒家当年在铁砧子镇挂牌!注册资本一万块!是十二个兄弟凑的零钱!洒家一分没动!都记在账上!年底连本带利还!”
“现在公司大了!钱多了!洒家照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