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门滑开的瞬间,六张焦虑的面孔出现在控制室外。为首的是项目副主管陈明远,花白的头发凌乱地翘起,防护服领口歪斜着,显然是在睡梦中被紧急呼叫惊醒。
“苏博士,我们必须谈谈。”陈明远的声音干涩,“能量读数已经超出安全阈值三倍。”
他身后的年轻工程师李薇抱着数据板,指尖因用力而发白。数据板上跳动的红色曲线像垂死病人的心电图。
苏羽没有转身。他的视线仍锁定在主控屏的能量流图谱上,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快速敲击。“安全阈值是保守估计值。实际承载能力高出47%。”
“那是理论值!”李薇忍不住上前一步,“信息应力正在影响现实结构。三号舱的墙壁出现了信息残留现象,昨天的咖啡杯印记又出现在同一位置。”
控制室的灯光忽明忽暗。能量导管的嗡鸣穿透隔音层,像无数只蜂群在耳边振翅。
苏羽终于侧过头。他的眼球布满血丝,瞳孔深处却异常清明。“信息残留是正常现象。就像潮水退去后沙滩上的痕迹。”
陈明远的手按在控制台上,指节因用力而发白。“苏羽,我们合作十年了。告诉我实话,你到底在找什么?这不是普通的能量测试。”
球形观测窗内,零点氦晶旋转的速度已经超出肉眼能捕捉的极限。它不再是发光体,而是一个吞噬光线的黑洞,只在边缘勾勒出扭曲的时空轮廓。
苏羽的终端再次震动。他瞥了一眼,是第七次系统警告。这次他没有关闭提示,而是将数据流投射到共享屏幕。
“看这里。”他的声音平静得可怕,“信息场的不稳定性完全在计算范围内。每一个波动都符合我建立的模型。”
数据在屏幕上展开,复杂的公式和曲线像某种神秘的星图。团队成员们沉默地看着,那些精确的数字暂时压制了本能的恐惧。
李薇轻轻摇头。“数学很美,苏博士。但数学不会流血。”
控制室突然剧烈震动。头顶的应急灯旋转起来,红光扫过每个人苍白的脸。
“次级能量导管过载!”一名工程师喊道,“自动安全系统请求介入!”
苏羽的手指在取消指令上重重按下。“不行。现在中断会导致能量反冲,整个设施都会化为灰烬。”
他调出新的界面,手指快得几乎出现残影。能量流被重新导向,主核心的负载又增加了5%。
陈明远抓住苏羽的手臂。“够了!我们都会死在这里!”
苏羽轻轻挣脱。“死亡概率低于0.3%。而成功的概率,是67.8%。”
这个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的数字让控制室陷入短暂的寂静。只有能量导管持续不断的咆哮提醒着他们现实的危险。
李薇突然指向观测窗。“看!”
窗外的金属走廊正在变得透明。不是玻璃般的透明,而是像老式电视失去信号时的雪花噪点。透过那些闪烁的斑点,能隐约看见另一个维度的轮廓——扭曲的建筑,非欧几里得几何的街道,还有在虚空中漂浮的阴影。
“现实结构正在剥离。”陈明远喃喃道,“苏羽,停下吧。”
苏羽的嘴角微微抽动。那不是微笑,而是极度专注导致的肌肉痉挛。“这正是我们想要的结果。现实从来不是单一的,只是我们被困在其中一层。”
他的终端屏幕突然变黑,然后亮起一行不是来自系统的文字:
“他们看见了。”
李薇倒吸一口冷气。“谁?谁看见了?”
苏羽没有回答。他关闭了终端,将全部注意力转回控制台。能量读数已经接近理论极限值,信息应力让空气变得粘稠,每一次呼吸都像在吞咽液态玻璃。
“还有三分钟。”苏羽说,声音轻得几乎被能量咆哮淹没,“三分钟后,一切都会不同。”
陈明远与其他成员交换了眼神。那是放弃挣扎的眼神。他们知道,从踏进这个控制室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踏上了苏羽驾驶的、没有刹车的列车。
年轻的数据分析师突然蹲下身,捂住耳朵。低频振动穿透了防护服,直接敲击在他的头骨上。“我听见了声音...在脑子里...”
苏羽终于停下操作,转身面对团队。他的眼睛在昏暗的控制室里发出奇异的光。
“恐惧是信息。勇气也是信息。在即将到来的新现实中,两者都会获得形态。”
他指向观测窗外。那些阴影越来越清晰,隐约能分辨出类人的轮廓,却又违背着人类的基本认知——过多的关节,错位的五官,不断变化的体型。
“我们不是在与未知对话。”苏羽的声音带着某种近乎宗教狂热的平静,“我们是在邀请已知的另一种形式。”
最后的倒计时开始了。控制台上的数字无情地跳动。团队成员们不自觉地靠拢,像远古人类围聚在唯一的火源旁。
李薇突然理解了。苏羽不是在冒险,不是在赌博。他是在回家。这个认知比任何能量过载都让她感到寒意。
当倒计时归零的瞬间,整个设施陷入绝对的寂静。能量导管的咆哮消失了,振动停止了,连呼吸声都听不见了。
然后,光来了。
不是控制室的光,不是能量核心的光。那光来自每一个物体的内部,来自空气本身,来自他们的眼睛深处。
苏羽站在光中,张开双臂。
“欢迎来到真实。”
喜欢零维残响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零维残响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