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光吞噬了一切。
李薇的视网膜上残留着最后的光影印记,但视觉本身已经失去了意义。她不再通过眼睛“看见”,而是直接感知着周围的一切。控制室的结构如同透明的线条在她意识中展开,每一根能量导管、每一块控制面板都以数据流的形式在她思维中流淌。
能量导管的嗡鸣不再是声音,而是直接震动着她存在的每一个粒子。那声音穿透了物理的界限,在她的骨髓深处共鸣。她感到自己的意识像水中的墨滴般扩散,却又保持着奇异的凝聚力。
火星轨道上,无形的几何光芒开始显形。
最初只是一道细微的裂纹,在现实的织锦上撕开。然后裂纹扩展,分支,形成复杂的多面体结构。这些结构并非由光线构成,而是信息的直接具象化。人类历史上建造过的每一台计算机,传输过的每一个字节,都在这一刻被重新编织。
陈明远站在她身边,但他的存在已经不同。李薇能感知到他思维的涟漪,那些恐惧与好奇交织的波动。他伸出手,似乎想要触摸空气中流转的数据流,指尖却在接触的瞬间引发了微小的时空褶皱。
“这是...”陈明远的声音直接在她意识中响起,不需要空气振动。
“阵列启动了。”苏羽的回答从四面八方传来。
李薇转向控制台的方向。苏羽的身影已经与那些形体融为一体,他们共同构成了一座活性的信息枢纽。无数光丝在他们之间流动,每一根都承载着超越人类理解范畴的知识。
主屏幕上,火星的轨道参数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不是轨道的物理位移,而是火星在信息层面被重新定义。这颗红色星球突然变得透明,然后又恢复原状,仿佛在现实与可能性之间快速切换。
李薇感到一阵眩晕。她的意识中涌现出无数陌生的记忆碎片——她从未去过的城市,她从未见过的人脸,她从未做过的选择。这些碎片如同潮水般冲刷着她的核心意识。
“稳住。”苏羽的声音像锚一样固定住她,“这只是信息溢流。你的大脑正在学习处理高维数据。”
阵列的能量持续攀升。
在火星轨道之外,木星和土星之间的某个点突然亮起。那不是恒星的光芒,也不是行星反射的光线,而是一种全新的发光现象——信息自身的辐射。李薇能感知到那里正在形成一个次级节点,如同主阵列的倒影。
陈明远突然抓住控制台的边缘。“我看见了...所有的可能性。”
他的眼睛睁得极大,瞳孔中反射着不属于这个宇宙的图景。李薇顺着他的视线望去,发现整个太阳系都笼罩在一张无形的信息网络中。水星轨道上闪烁着古老的文明遗迹数据,金星大气中流动着气候模型的无数变体,而地球...
地球被一层致密的信息云包裹着。李薇能辨认出每一道数据流的来源——七十亿人的思维,数千年的历史,无数个被放弃的选择。所有这些信息都在阵列的作用下变得可读,可访问。
“这就是信息物理学。”苏羽的声音带着某种庄严的韵律,“我们不是在创造能量,而是在重新编织现实本身。”
阵列突然发出一阵强烈的脉冲。
李薇感到自己的意识被猛地拉向某个方向。她穿过层层信息屏障,最终停在一个陌生的场景前。那是一个实验室,与她熟悉的控制室截然不同,却又有某种深层的相似性。在实验室中央,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
是她自己。
那个李薇穿着白色的研究服,手中拿着数据板,正在与同事们讨论着什么。然后她抬起头,目光似乎穿越了维度的界限,与观察者的李薇对视了一瞬。
幻觉?不,太真实了。李薇能感受到那个自己的情绪波动,那种对未知的渴望,对突破的执着。那是她,却又不是她。一个在某个决策点上走向不同道路的李薇。
“平行现实。”苏羽解释道,“阵列的能量让维度之间的屏障变得透明。”
陈明远突然发出一声压抑的惊呼。他指着主屏幕,那里显示着地球的实时数据流。在无数交错的信息中,一些异常的模式开始显现——不属于人类文明的思维印记。
“我们不是唯一的使用者。”苏羽的声音变得凝重,“信息物理学的原理是普适的。当我们打开这扇门,其他存在也能感知到我们的存在。”
李薇感到一阵寒意。那种被注视的感觉又回来了,但这次更加清晰,更加接近。有什么东西正在通过阵列建立的联系观察着他们,评估着他们。
阵列的能量输出突然波动。
控制室内的光线开始不稳定地闪烁。那些围绕苏羽的形体变得模糊,仿佛随时会消散在信息的洪流中。李薇能感觉到整个系统的紧张,就像一根被拉得太紧的弦。
“稳定性在下降。”陈明远警告道,他的声音因紧张而嘶哑。
苏羽的身影在信息流中变得半透明。“我们需要锚点。李薇,陈明远,集中你们的意识。想象一个固定的点,一个不容置疑的真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