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府大楼,三楼。
常务副县长王振的办公室里,气氛有些沉闷。
王振靠在宽大的皮质办公椅上,手指无意识地在光滑的红木桌面上敲击着,发出单调的“笃、笃”声。他面前的茶已经凉了,但他没有心思去换。
城东高新科技园的奠基仪式,是他今年主抓的头号工程,也是他向市里争取资源的重要砝码。为了让周书记能亲自出席,他提前半个月就开始铺垫,动用了不少人情。眼看一切顺利,今天县委办协调科的一通电话,却像一盆冷水,兜头浇了下来。
“集中视察?”王振的眉毛拧成了一个疙瘩,敲击桌面的手指停了下来,“我的奠基仪式,变成了一场巡回演出的第一站?”
他的秘书小张站在办公桌前,腰杆挺得笔直,额角却渗着细汗。他知道自己这位领导的脾气,也明白这件事的份量。
“领导,文件上是这么写的,”小张小心翼翼地将一份刚从县委办拿回来的方案复印件,轻轻推到王振面前,“全称是‘全县重点项目春季集中视察活动’,周书记和所有在家的常委都会参加。”
王振哼了一声,拿起那份文件,眼神锐利得像要将纸张戳穿。
当他看到那清晰的路线图和时间安排时,脸上的不悦渐渐凝固了。
第一站,城东高新科技园,九点钟,他亲自汇报。
第二站,青龙镇红旗村,十点一刻,李建国汇报。
第三站,县文化广场,十一点一刻,赵琳汇报。
他的奠基仪式,确实成了第一站。但这个“第一站”的意义,和他原先设想的,已是天壤之别。
原本,周书记出席,是他王振一个人的高光时刻。现在,所有常委都来,他的项目成了整个县委班子视察工作的开篇之作。分量非但没有减轻,反而更重了。
他是一个在官场里浸淫多年的老手,瞬间就想通了其中的关窍。这个方案,把他从与李建国、赵琳二人“争宠”的尴尬境地里,干干净净地摘了出来。他不需要去打压同僚,也不用担心书记不来而失了面子。
他赢了,而且赢得体面,赢得让另外两人说不出一个“不”字。
王振的目光缓缓下移,落在了那句“邀请全体常委参加”的备注上。他的瞳孔微微一缩。
好手段。
这一手,彻底堵死了所有闲言碎语的可能,把一场潜在的权力角力,升华成了一次展示班子团结的政治活动。他甚至能想象到,市里领导看到这份活动简报时,会如何评价青阳县“团结务实、高效协作”的领导班子。
“这是谁的手笔?”王振的声音听不出喜怒,但小张能感觉到,办公室里的气压,已经悄然回升了。
“听协调科那边的人说,”小张压低了声音,“是马科长把草案送到书记办公室后,江秘书看完,随手在上面划了几笔,提了个建议。”
“江澈?”王振的脑海里,浮现出那个年轻、沉静,总是站在周国华身后的身影。
他原以为那只是个会写材料、会端茶倒水的普通秘书。
现在看来,是自己看走眼了。这个年轻人,哪里是秘书,分明是周国华藏在袖子里的一把手术刀,锋利、精准,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直指要害。
“这个人情,我记下了。”王振将那份文件放下,身体重新靠回椅背,手指再次敲击桌面,只是这次的节奏,变得轻快而有力。“你,找个时间,去江科长那里坐坐,就说我说的,科技园那边的材料,请他有空多指点。”
小张心头一震,立刻明白了领导的意思。这不是真的要去请教材料,这是在递话,在表达善意。
“好的,领导,我马上去办。”
……
与此同时,分管农业的副县长李建国的办公室里,气氛则要轻松许多。
李建国是个从乡镇基层一步步干上来的干部,皮肤黝黑,手上还有些老茧。他不像王振那样锋芒毕露,但胜在根基扎实,行事稳健。
对于下周二的活动,他心里其实是没底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固然重要,但和王振那个投资上亿的高新科技园比起来,声势上终究是弱了一头。他已经做好了周书记不会来的心理准备。
当秘书把县委办的新方案拿给他时,他着实愣了好一会儿。
“集中视察?把我们和王县长的项目串一起了?”李建国拿着方案,反复看了几遍,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露出了憨厚的笑容。
“这敢情好!这敢情好啊!”他一拍大腿,“我就说嘛,手心手背都是肉,书记怎么可能只顾工业,忘了我们农业这个根本!”
他的秘书笑着说:“领导,您看这个安排,把咱们的示范点放在中间,这叫‘承上启下’,体现了咱们农业是经济发展的‘稳定器’,是压舱石啊。”
“哈哈,你小子会说话。”李建国心情大好,他当然也看出了其中的门道。这个方案,让他避免了和王振正面竞争的尴尬,还实实在在地得了好处。书记和所有常委都来,他这个示范点,一下子就成了全县的标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