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副省长的秘书的震惊:这方案,是省委办公厅写的?
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县委办公楼里最先亮起灯的,是综合科的办公室。
县委办主任和马文才两个人,像两个虔诚的信徒,围着一台嗡嗡作响的高速复印机,神情肃穆。复印机吐出的每一张纸,都被马文才小心翼翼地接住,然后整整齐齐地码放在一旁。纸张上还带着温热,散发出淡淡的油墨香气。
“慢点,慢点,别卡纸了!”主任紧张地盯着机器,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他感觉自己不是在复印一份文件,而是在复制一件国宝级的文物。
马文才更是连大气都不敢喘。他看着那叠越来越厚的稿纸,每一页上都布满了江澈那清秀而有力的字迹,以及各种精密的图表和流程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这他妈是人能写出来的东西?
他昨晚回家也想了半宿,试图构思一个方案的雏形,结果脑子里一团浆糊,连个像样的提纲都列不出来。可江澈,就在这短短几个小时里,从无到有,构建出了一个如此庞大、精密、甚至可以说恐怖的体系。
这哪里是方案,这分明是一部战争法典。
“主任,这……这江顾问的脑子,到底是什么做的?”马文才终于忍不住,压低声音问道。
主任没有回答,只是用一种看怪物般的眼神,瞥了一眼角落里那张行军床。江澈睡得正沉,呼吸均匀,脸上甚至还带着一丝满足的浅笑,仿佛做着什么美梦。
他睡得越香,主任的心里就越是发毛。
一个能在一夜之间,写出这种东西的人,居然还能睡得这么安稳。这说明什么?说明这对人家来说,根本就是小菜一碟,游刃有余。
主任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指着那叠复印好的稿纸,对马文才下令:“立刻拿去装订,要用最好的皮纹纸做封面,烫金字。一式十份,不,十五份!所有专项小组的组长,人手一份!”
“明白!”马文才领命,抱着那叠沉甸甸的稿纸,像抱着个刚出生的婴儿,一路小跑着去了文印室。
主任则亲自整理出最原始的那份手稿,和一份刚刚装订好的样本,快步走向书记办公室。他觉得自己的脚步都在发飘,心脏砰砰直跳。他已经能预感到,当周书记看到这份方案时,会是何等震惊的表情。
……
周国华办公室。
周国华同样一夜未眠。他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脑子里反复推演着这次接待的每一个细节。省领导亲临,这是机遇,更是考验。他把宝押在了江澈身上,这既是信任,也是一场豪赌。
他不知道江澈能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或许不错,但要达到他心中“万无一失”的标准,恐怕还需要自己亲自操刀,修改打磨一整天。
“咚咚咚。”
敲门声响起。
“进来。”
县委办主任推门而入,脸上是一种压抑不住的激动。他将两份文件,轻轻地放在了周国华的办公桌上。
“书记,方案……出来了。”
周国华睁开眼,眼中布满血丝。他看了一眼桌上的文件,一份是手稿,另一份是装订精美的册子,封面上是烫金的宋体大字——《关于迎接钱振华副省长一行莅临我县视察调研的总体接待方案》。
好快的速度。周国华心中略感惊讶,但也没太在意。快,不代表好。他拿起那本装订好的册子,随手翻开了第一页。
只是第一页的目录,就让他的手指停住了。
“安保交通组工作手册”、“路线规划组工作手册”、“后勤保障组工作手册”……七个专项小组,分工明确,一目了然。
他的神情严肃起来,继续往下翻。
当他看到那张精确到分钟的“时间-空间”二维流程表时,他的呼吸,不自觉地屏住了。
“9:15-9:30,途经城东新区……省领导车队第二辆车左侧靠窗位置为最佳观景位……”
“10:00-10:30,参观展厅并听取汇报。汇报人:周国华书记。汇报时长:严格控制在20分钟……”
周国华的眼睛越瞪越大。他感觉自己看的不是一份方案,而是一个已经发生过的、被完美记录下来的历史事件。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节点,都被精准地卡死了。
他颤抖着手,翻到了后面的专项手册部分。
当他看到《后勤保障工作手册》里,关于省领导房间洗漱用品摆放顺序的示意图,和那三套详细到菜品配料的备选菜单时,他彻底说不出话了。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是一种近乎偏执的、对完美的极致追求!
最后,他翻到了那本《应急处置工作手册》。
“情况一:车队途中遭遇群众拦车上访……”
“情况二:视察期间突降暴雨……”
“情况三:有记者提问超出预案的敏感问题……”
看着那一条条被预判到的突发情况,以及后面跟着的、清晰明确的处置流程,周国华感觉自己的后背,冒出了一层冷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