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江澈的无奈亮相,和省领导的“尴尬”对话!
周国华的声音在安静的贵宾休息室里,清晰得如同钟磬之音。
“只是,我们青阳县这个池子,毕竟还是太小了。像小江这样的好苗子,如果一直待在县里,只怕会耽误了他的前途啊……”
这句话,像一把淬了蜜的刀,温柔地、不容置疑地捅进了江澈的心窝。
他脸上的表情还维持着那种标准化的谦恭,但脑子里,仿佛有一座大坝轰然崩塌,所有的思绪、所有的伪装、所有的侥幸,都被滔天的洪水瞬间冲垮,只剩下一片空白和嗡鸣。
周书记……你可真是我的好书记!
江澈感觉一股凉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他终于明白了。周国华把他推出来,不仅仅是为了在省领导面前展示青阳县的“人才济济”,更是为了“卖”一个好价钱。
他就是那个被精心包装、摆在橱窗里最显眼位置的商品。周国华不是在为他惋惜,而是在向更大的买家,进行一场声情并茂的推销。
池子太小?耽误前途?
我他妈就是一条只想在池底淤泥里打滚的咸鱼,你非要把我捞出来,告诉所有人这是一条能跃龙门的锦鲤!
江澈的内心在疯狂咆哮,但他不能动,不能说,甚至连嘴角都不能抽搐一下。他感觉自己像个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圣徒,下面的人都在为他的“牺牲”而感动,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只是想下来睡个觉而已。
钱振华听了周国华的话,果然露出了赞许的笑容。他欣赏地看了一眼周国华,那眼神仿佛在说:有胸襟,有格局,知道为大局考虑,不把人才捂在自己手里。
“国华同志,你能有这个想法,很难得。”钱振华点了点头,语气里带着几分嘉许,“我们很多地方的同志,有好干部都藏着掖着,生怕被上级发现了调走。你这种爱才之心,值得肯定。”
一旁的王皓秘书,也适时地推了推眼镜。他看得更深一层。周书记这一手,看似大公无私,实则是一步绝妙的棋。他把江澈这个“政绩”的源头,主动呈送给省领导,既表达了忠心,又与江澈这个未来的政治新星建立了更深厚的“举荐”之情。无论江澈将来走到哪里,都绕不开周国华这份“知遇之恩”。
高明,实在是高明。
就在这几人各怀心思、气氛融洽的时刻,所有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了风暴的中心——江澈身上。
钱振华的目光转回,比刚才更加温和,也更加具有穿透力。“小江同志,你也听到了。周书记是真心为你着想啊。”
他停顿了一下,像是给江澈思考的时间,然后抛出了那个终极问题:“你自己有什么想法?或者说,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规划?年轻人,不要怕说错,大胆地谈一谈。”
来了。
终究还是来了。
江澈感觉自己的后背,瞬间被冷汗浸湿。
这个问题,比刚才那个“指导思想是什么”要致命一百倍。那是一个可以往领导身上推的“技术问题”,而这,是一个必须由他自己回答的“灵魂拷问”。
规划?我的规划就是现在立刻离开这个房间,找个没人的地方躺下,安安静静地等到退休!
但这话能说吗?
不能。
江澈的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起来,各种应对方案在脑海中闪现又被一一否决。
方案一:说自己能力不足,还想在基层多锻炼几年。
后果:不行。在一位刚刚夸你“帅才”的副省长面前说自己能力不足,这不叫谦虚,这叫虚伪,甚至是对领导眼光的质疑。
方案二:顺着周国华的话,表达自己渴望去更大平台施展抱负的雄心壮志。
后果:那更是找死!等于亲手把自己打包送上流水线,从此告别摸鱼生涯,直奔内卷地狱的最深处。
方案三:保持沉默,用“内向”来蒙混过关。
后果:不可能。省领导亲自问话,一言不发是最大的失礼。
时间在一秒一秒地流逝,房间里的安静,像一只无形的手,扼住了江澈的喉咙。周国华的眼神里带着鼓励,钱振华的目光里带着期待,王皓的表情里带着探究。
他被架在火上,无路可退。
罢了。
江澈心一横,既然怎么说都是错,那就干脆说一句最不会错的“废话”吧。
他抬起头,迎上钱振华的目光,脸上那“腼腆”与“诚恳”的表情已经运用得炉火纯青。他甚至还因为“紧张”,嘴唇微微动了动,才发出声音。
“报告省长……我,我其实……没什么个人的想法。”
他的声音不大,带着一丝年轻人面对大场面时特有的青涩和局促。周国华的心又提了起来,生怕他说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话。
江澈舔了舔有些干涩的嘴唇,继续说道:“我的岗位在县委办,我的工作就是服务好领导,做好分内事。至于未来的规划……我没想过那么远。”
他停顿了一下,仿佛在努力组织语言,最后,用一种无比朴实,甚至有些“笨拙”的语气,总结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