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缝隙照在李阳的笔记本电脑上,屏幕蓝光映着他布满血丝的眼睛。过去的十二个小时,他几乎没合眼——老鬼和他婆娘被押回派出所后,拒不交代同伙信息,只一口咬定是“自己单干”,但李阳知道,像这种规模的贩卖团伙,第三十二章 一网打尽与罪恶终结
绝不可能只有两个人。
“找到了!”李阳猛地一拍桌子,激动得差点碰倒旁边的水杯。屏幕上,经过层层解密的通话记录正在滚动,老鬼的手机里藏着一个加密通讯录,备注全是代号——“老鼠”“狐狸”“猫头鹰”,但通过基站定位和通话时段分析,李阳很快锁定了这些代号对应的真实身份。
“杨队,你看这个。”李阳放大其中一段通话录音,经过降噪处理后,老鬼嘶哑的声音清晰传来:“‘狐狸’那边准备好了吗?后天凌晨三点,在渡口交货,别出岔子。”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尖利的女声:“放心吧鬼哥,人都看好了,三个‘新货’水灵得很,买家那边也付了定金。”
“‘狐狸’是邻县的人贩子头目张兰,以前因为拐卖妇女儿童被判过刑,去年刚出狱。”李阳调出张兰的资料,照片上的女人四十多岁,三角眼,嘴角有颗痣,“她在邻县开了家废品收购站,其实是中转站,被拐的女孩先藏在那儿,再转运到外地。”
杨震指着屏幕上的“渡口”二字:“这个渡口在哪?”
“城西的三岔河渡口,早就废弃了,只有本地人知道有条隐蔽的水路,能通到河对岸的省份。”李阳调出卫星地图,在渡口位置画了个圈,“‘猫头鹰’应该就是负责开船的,我查了附近的船主信息,有个叫刘老五的,无业游民,经常在渡口一带转悠,而且他和老鬼有过资金往来。”
“还有‘老鼠’呢?”
“‘老鼠’是个惯偷,真名赵四,老鬼让他负责踩点和盯梢,小雅那天被盯上,就是他报的信。”李阳的眼神冷了下来,“这小子现在藏在县城的出租屋里,我已经黑进了他房间的监控——他正在收拾东西,看样子想跑路。”
杨震立刻拿起电话:“张所长,麻烦你派人去抓赵四,地址是……另外,联系邻县警方,让他们协助控制张兰,别打草惊蛇。”
挂了电话,他看向李阳:“你这技术,真是能顶半个专案组。”
李阳笑了笑,揉了揉发酸的眼睛:“主要是他们太不小心,以为删了通话记录就安全了,不知道后台数据能恢复。”他顿了顿,继续操作电脑,“我还破解了老鬼婆娘的手机,她跟张兰的聊天记录里提到‘仓库钥匙在门槛下’,应该是指废品收购站里的仓库。”
“有门。”杨震点头,“看来这婆娘也不是完全被胁迫,手里肯定有不少把柄。”
审讯室里,老鬼婆娘还在哭哭啼啼:“我真不知道啊,老鬼啥也不跟我说,我就是个做饭的……”
季洁端着杯热水走进来,没说话,只是把一份打印出来的聊天记录放在她面前。女人的哭声戛然而止,看到“仓库钥匙”“新货”这些字眼时,脸色瞬间惨白。
“张兰是你远房表姐吧?”季洁语气平淡,“去年你儿子上学的赞助费,就是她给的。老鬼被抓,你第一时间给她发了短信,说‘风紧,快跑’,这些我们都查到了。”
女人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瘫在椅子上,喃喃道:“我不是故意的……是老鬼逼我的……他说要是不帮他,就把我儿子卖到山里去……”
她断断续续地交代,张兰负责联系外地买家,刘老五负责运输,赵四负责踩点,老鬼则是本地的“负责人”,专门挑选偏僻村镇的年轻女孩下手,得手后先藏在废品收购站的仓库,凑够一定数量就通过水路运走。这次原本打算把小雅和粮站里救出来的几个女孩一起送走,没想到被李阳和杨震打乱了计划。
“他们还有个规矩,每次交货前,张兰会派人去渡口附近的老槐树下放个记号——挂红布条,就说明安全,能交易。”
得到这个关键信息,杨震立刻制定抓捕计划:“张所长,你带一队人去三岔河渡口埋伏,注意隐蔽,看到红布条就行动,先控制刘老五和船;邻县警方负责抓捕张兰,搜查废品收购站;我带一队去渡口周边支援,李阳,你继续监控他们的通讯,有情况随时汇报。”
李阳的电脑屏幕上,已经实时同步了各路人马的位置。他将渡口的地形图放大,标记出几个适合埋伏的位置:“杨队,渡口西边有个废弃的了望塔,视野最好,适合放狙击手;东边的芦苇荡能藏人,让张所长的人从那边绕过去。”
一切安排就绪,只等鱼儿上钩。
凌晨两点,三岔河渡口一片漆黑,只有远处的蛙鸣和风吹芦苇的沙沙声。杨震趴在了望塔上,望远镜里能看到渡口的老槐树孤零零地立在岸边,树枝光秃秃的,还没有挂红布条。
“李阳,张兰那边有动静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