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李科长的过程,比林野想象的要顺利,也比他想象的更不顺利。
顺利的是,周福收了钱,确实办了事,虽然只是递了个话,但李科长那边居然同意抽十分钟时间见一见这个叫“四海货栈”的负责人。地点不在指挥部,而是在指挥部附近的一家清静的茶楼。
不顺利的是,李科长本人。
这位李科长名叫李文瀚,约莫四十岁年纪,穿着朴素的中山装,戴着一副黑框眼镜,面容清癯,眼神锐利,透着一股知识分子的严肃和不易接近的官威。他坐在茶桌对面,只是淡淡地扫了林野一眼,就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没有任何寒暄。
“李科长,您好,冒昧打扰。”林野尽量让自己的姿态显得恭敬而不卑微,他将带来的厚厚一叠业务记录双手奉上,“这是我们四海货栈近半年来承接的部分业务记录,主要是些零散急件的运输,这是我们整理的客户评价和一些简单的账目流水。”
李文瀚没接,只是用眼神示意他放在桌上。他随手翻看了几页,速度很快,目光在那些记录着送达时间、客户反馈(有些甚至是客户按的红手印)的纸页上停留了片刻。
“听说,你们被工商稽查了?”李文瀚放下记录,开门见山,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
林野心里一紧,知道关键来了。他深吸一口气,没有回避,坦然承认:“是。今天上午刚来的通知,说我们超范围经营,单据不全,罚款五百,停业整顿。”
他注意到,当他说“停业整顿”时,李文瀚的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哦?那你还有心思来这里?”李文瀚抬眼看着他,目光如炬。
“稽查队指出我们的问题,我们认。罚款,我们想办法交。不规范的地方,我们立刻整改,所有业务重新登记,单据全部补齐。”林野语速平稳,态度诚恳,“但我们四海自问,在效率和信誉上,对得起信任我们的每一个客户。停业整顿,处罚太重,也会寒了那些老客户的心。我们不想因为一些可以整改的问题,就放弃我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这点口碑。”
他顿了顿,看着李文瀚的眼睛,加重了语气:“尤其是,我们听说指挥部这边,可能需要一些可靠、高效的零散运输力量。我们四海,虽然规模小,但敢接急活、难活,而且保证不出岔子。我们觉得,这可能……可能对项目有点帮助。”
他没有直接求情,而是把四海的价值和当前项目的需求联系了起来。
李文瀚沉默着,手指轻轻敲着桌面,似乎在权衡。茶楼里很安静,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市井声。
过了足足一分钟,他才缓缓开口:“指挥部的确有些零碎事务,需要人跑腿。但用谁,不用谁,要看能力,更要看……稳定。”他特意强调了“稳定”两个字。
“我明白。”林野立刻接话,“我们正在全力整改,确保合规经营。如果李科长能给个机会,我们愿意先承接一两单试试,用实际表现说话。”
李文瀚又看了他一眼,目光在他那张还带着些许年轻棱角,却又异常沉稳的脸上停留片刻。这个年轻人,不像一般的小商人那样圆滑谄媚,面对危机,态度不卑不亢,思路清晰,知道该展示什么,该坚持什么。
“业务记录留下。”李文瀚 finally 说道,语气依旧没什么变化,“你们先处理好自己的麻烦。至于项目这边……等通知吧。”
他没有给出任何承诺,但“等通知”三个字,对于此刻的林野来说,无异于天籁之音!这意味着,门,没有完全关上!
“谢谢李科长!”林野站起身,郑重地鞠了一躬。
从茶楼出来,林野感觉后背已经被汗水湿透。面对李文瀚,比面对十个持刀的混混压力还大。但他知道,他走对了第一步。
他没有试图去解释举报的黑幕,没有哭诉自己的委屈,而是展现了解决问题的态度和四海的核心价值。这似乎,正是李文瀚这类官员所看重的。
回到货栈,他立刻召集所有人,宣布了两件事:第一,全力整改,规范所有业务流程,完善单据;第二,罚款的钱,凑齐了。
消息传出,货栈里低迷的气氛为之一振。虽然前途依旧未卜,但野哥带回来了“等通知”的消息,而且罚款有了着落,这意味着四海还有希望!
林野看着重新忙碌起来的兄弟们,心里却没有丝毫轻松。他知道,李文瀚那边的“等通知”遥遥无期,而黑皮和赵凯的威胁,依然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
他必须尽快让四海真正“稳定”下来,才能在接下来的博弈中,有一丝立足之地。
喜欢城墟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城墟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