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完票据后,古明告诉唐华:“老三,我昨天又买了六条八斤左右的鱼,都放在家里养着,你现在跟我回家去拿吧。”
唐华跟着古明来到了他家。一进门,唐华便将竹篓里的野鸡和苹果拿了出来,对古明说:“小明,这些野鸡和苹果,你看到军哥和强哥的时候,你们三人分一下吧。”
古明满脸笑容地对老三说道:“老三,这水果现在可真是个好东西!这不马上就要过年了,要是你还能搞到新鲜的水果,那可得多帮我们弄一些!”
唐华爽快地回答道:“不就是新鲜水果,这点小事包在我身上了。”
接着,唐华把古明家养着的六条鱼都装进竹篓里,然后对古明说:“小明,鱼我已经收的差不多了,你不用在帮我买鱼了。”
话音刚落,唐华便背起竹篓推着自行车说道:“那我就先走了,小明,回见!”
唐华踏出古明家的门,就迫不及待地把竹篓里的六条活鱼收进了他的百倍空间里养着。
来到最近的一个供销社门口,唐华锁好自行车,开始清点起自己手中的所有票据来。他心里盘算着,这些票据足够他去供销社好好地消费一番了。
按照以往的经验,唐华决定还是像往常一样,分开在几个不同的供销社购买东西。
这样一来,每次购买的数量就不会太多,也就不会引起别人的特别关注了。
与此同时,何进一边往家里跑,还时不时看看后面,生怕唐华追了上来揍自己。
回到家中,何进像被人追赶似的,气喘吁吁地冲进屋子,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然后急忙抓起桌上的茶缸,仰头咕噜咕噜地灌了好几口水,仿佛那水是救命的甘露一般。
一旁的何达看着小儿子这副狼狈的模样,不禁心生疑惑,他皱起眉头,关切地问道:“老二,你这是怎么了?跑得这么急,是发生什么事了吗?”
何进稍稍缓过气来,放下茶缸,用手抹了抹嘴角的水渍,然后对何达说道:“爹,我早上看见唐华骑自行车回来了,那自行车后座上驮着两扇猪肉,看上去最少得有上百斤!而且旁边还挂着两个大竹筐,每个竹筐里面都装着几条几十斤重的大鱼。”
何达听了,眉头皱得更紧了,他若有所思地说:“嗯……那可能是吕淑帮国营饭店采购的东西吧。”
何林急忙说:“爹,我还偷偷在唐华家的门缝里瞄了一眼,发现吕淑正在把那些猪肉切成一条一条的,然后用盐开始腌起来!而且她还叫唐华赶紧去杀鱼,看样子也是准备腌起来的。”
何达听了,不禁叹了口气,无奈地说:“眼看就要过年了,哪家不腌点鱼和肉,只不过他们家腌的确实比别人家多一些罢了。”
何林说,“那他们家腌的也太多了一点吧,别人家一般也就腌个几十斤鱼肉就不得了了。对了,唐华说他已经知道了,是你举报他们家的,还说他们家清清白白,经得起调查。”
何达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满脸愁容地说道:“今天一大早,我就被公社的领导叫过去狠狠地批评了一顿!他们说我歪曲事实,冤枉了吕淑家。公安都已经去吕淑家调查得明明白白了,人家家里现在所有的东西都有来源证明,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问题!”
何进听了父亲的话,心中很是不服气,他愤愤不平地说:“爹,难道我们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唐华一家的生活越过越好吗?”
何达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缓缓地说:“想都别想!我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迟早会找到机会的,只要能证实他们家利用给国营饭店采购的机会谋取私利,我一定会把他们全家都拉出去游街示众,让他们家知道我的厉害。”
何林见父亲现在也拿唐华没办法,想来想去,觉得还是得去找自己的大哥何山商量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对付唐华。
唐华一个下午都没闲着,马不停蹄地跑了六家供销社,精心挑选了各种过年用的上的物品。
一共买了三十六瓶酒,其中茅台、五粮液、西凤、汾酒,泸州老窖,北京二锅头每样都买了几瓶。
不仅如此,还买了二十四条香烟,中华六条,牡丹八条,大前门十条。
除了烟酒,唐华还买了不少其他的东西。
有五斤大白兔奶糖,过年给家里的弟弟妹妹们吃,碰见拜年带着孩子来的也可以给几颗;还有八罐麦乳精,五袋奶粉,十二包各式各样的糕点。
唐华还买了白糖、红糖、每样都买了五斤,上好的茶叶也买了两斤,甚至连各种调味料也都买了不少。
每从供销社出来,唐华就将买的东西收入了静止空间。
感觉买的差不多了,唐华看了看时间,发现已经下午三点多了。心里琢磨着,应该去通知刘先进他们一声,让他们别再继续买鱼了。
唐华骑上自行车,朝着刘先进家的方向骑去。
当来到回去的必经之大路时,唐华突然发现前方有三个人拦住了自己的去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