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华盛顿的夜色沉静如水。
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内,总统坐在那张着名的“坚毅书桌”后,气氛却像一桶即将引爆的火药。
商务部长雷诺兹、国务卿万斯以及几位核心幕僚分立两侧,他们的脸上,都带着一种大局已定的肃穆。
电视摄像机无声地运转着,准备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一刻。
“何维选择了一条对抗的道路,”总统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在对全国人民发表演讲,“他试图建立一个不受任何主权国家监管的数字帝国,将全世界的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
“美利坚合众国,作为自由世界的灯塔,绝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今天,我们动用的不是武力,而是法律。”他拿起桌上那支特制的派克钢笔,“我们扞卫的,是一个公平、开放、透明的全球秩序。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规则之上。”
闪光灯骤然亮起,将这一刻定格为永恒。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微笑。
在他们看来,这意味着战争已经结束。
一个商业实体,无论多么强大,都无法与一个主权国家的全力打压相抗衡。
红旗集团的末日,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昆仑厅内,那片虚拟的星空下,何维看着白宫的拙劣闹剧,向【启示】AI下达了总攻指令。
【最终确认条件已达成。】
【“冬蛰”计划,进入执行阶段。】
纽约,SOHO区,“量子黎明资本”办公室。
凌晨三点。
整个楼层灯火通明,气氛却比西伯利亚的冬夜还要寒冷。
基金经理大卫·陈,这位曾经的哈佛数学天才、华尔街冉冉升起的新星。
此刻双眼布满血丝,死死地盯着面前六块屏幕上疯狂跳动的数字。
代表着GMS债券CDS价格的那条曲线,已经不再是“持续上扬”了。
它变成了一根几乎垂直于时间轴的、狰狞的红色尖刺。
这意味着,市场为这家南美矿业公司的债券违约所支付的保险费用,在短短几个小时内,暴涨了一万倍!
这在金融逻辑上,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GMS公司并没有宣布破产,智利政府也没有吊销它的采矿许可,仅仅是一个“存在风险”的补充报告,绝不可能引发如此疯狂的定价。
“这是攻击!是一场针对我们的、赤裸裸的战争!”
大卫·陈对着电话嘶吼。
电话另一头,是他们的主要经纪商——高盛的代表。
“大卫,冷静点。”
对方的声音同样疲惫,但更多的冷漠:“我不管这是不是攻击。我只知道,根据你们的风险敞口,你们需要立刻追加十七亿美元的保证金。否则,根据协议,我们将在半小时后,开始强制平仓。”
“十七亿!你疯了吗?!”大卫·陈感到一阵天旋地转,“我们整个基金的净资产也才三十亿!我们没有那么多流动性!”
“那是你的问题,不是我的。”高盛的代表挂断了电话。
这就是华尔街的法则,残酷而高效。
当你的风险模型崩溃时,没有人会给你喘息的机会。
大卫·陈发疯似的给所有他认识的银行家、投资者打电话,试图拆借到一笔过桥资金。
但回应他的,只有礼貌而迅速的拒绝。
恐慌已经开始蔓延。
没有人知道这场风暴的中心在哪里,自然也没有人敢在这种时候伸出援手,引火烧身。
半小时后,大卫·陈的交易终端上,所有的持仓数据瞬间变成了灰色。
他知道,自己被“强平”了。
高盛的系统,正在不计成本地、像抛售垃圾一样,将“量子黎明资本”持有的所有资产——股票、债券、期货、期权——全部抛向市场。
这是一场数字世界的屠杀。
而这场屠杀,瞬间引发了连锁反应。
华尔街,“斯特灵格兰特”投资银行,全球风险管理中心。
巨大的环形交易大厅中央,矗立着一块被称为“上帝之眼”的全景监控屏幕。
风险总监马库斯·韦伯,一个头发花白的德国裔银行家,正一脸凝重地站在这块屏幕前。
就在刚才,“上帝之眼”的系统警报,发出了有史以来最尖锐、最刺耳的蜂鸣。
一个代表着“系统性关联风险”的指数,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瞬间从代表“安全”的绿色,直接跳到了代表“即将崩溃”的深红色。
“怎么回事?!”韦伯对着团队怒吼,“是哪个国家的央行倒闭了?还是爆发了核战争?”
一名年轻的分析师,脸色惨白地跑过来,颤抖着递上一份数据报告:“总监是‘量子黎明’,他们爆仓了。”
“量子黎明?那个只有三十亿的小基金?”韦伯皱起了眉头,难以置信,“开什么玩笑!一只蚂蚁被踩死,难道能引发一场地震吗?”
“问题不在于他们的大小,而在于他们持有的东西。”分析师指着屏幕上的一条数据链,“他们是GMS债券CDS市场的主要空头之一。在高盛强平他们的头寸后,市场上GMS的CDS价格彻底失控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