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他会在潘高园刚起床准备早饭时,带着一身清冽的山间气息出现在灶房门口,递上顺手采摘的、沾染着露珠的鲜甜野果,惹得潘高园又惊又喜,嗔怪他“神出鬼没”。
他会笨拙地抱起咿呀学语的秋葵,用新生的胡茬轻轻蹭女儿娇嫩的脸蛋,听着她咯咯的笑声,心中满是为人父的柔软。
也会检查一下钱够多的功课,用最简单质朴的道理点拨几句,看着孩子似懂非懂却认真点头的模样。
他也会去工地转转。
已是初冬,山风凛冽,工地上却依旧热火朝天。他看到陈阳和肖老三穿着厚棉袄,指挥着工人进行路基的最后的平整压实,进度甚至比原计划还要快上几分。
见到他来了,两人立刻小跑过来,脸上带着被冷风吹出的红晕,眼神却亮晶晶的,详细汇报着工程进展。
“卫哥,按照这进度,年底前把路基和垫层全部弄好没问题!”陈阳语气兴奋,但随即又有些无奈。
“就是这天儿越来越冷,水泥活儿是彻底没法干了,一上冻全得完蛋。只能等开春再铺路面了。”
汪细卫看着已经初具规模、蜿蜒向前的坚实路基,点了点头,拍了拍两人的肩膀。
“做得不错!天冷了就多注意兄弟们保暖,工期要紧,安全更要紧。剩下的,等明年开春再说。”
他目光扫过工地,看到工人们虽然辛苦,但精神头都很足,显然陈阳和肖老三管理得不错。
他也特意去了一趟砂石场。
这里的变化更大,靠近溪流的一片空地上,已经立起了两座制砖机,传出制砖机有节奏的轰鸣声。
赵大膀子和高前缸正带着一群新招的工人忙碌着,和水泥浆沙、制坯、码放、养护,一套流程已经初具雏形。
旁边,几间同样用新砖垒砌的工人宿舍也已初见轮廓,虽然简陋,但比起之前的窝棚,已是天壤之别。
见到汪细卫,赵大膀子搓着沾满泥灰的手,憨笑着汇报:“卫哥,你看!砖机都转起来了,这砖质量不错!等这几间宿舍盖好,兄弟们冬天就能住上暖和的屋子了!”
高前缸则递过来一个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原料采购和砖块出产的数量,条理清晰。
汪细卫看着眼前蒸蒸日上的场面,心中欣慰,勉励道:“好!就这么干!先把咱们自己的窝弄好,砖生产出来不愁卖,慢慢来,稳扎稳打。”
他深知,这些坚实的砖块,不仅是未来营生的来源,更是他能够安心修炼的后方保障。
而在汪细卫忙于平衡修炼与俗务之时,静娴道长也并未闲着。
每当汪细卫离开石窟,她便也会悄然出动。
她深知宗门对灵地的渴望,既然无法将此处共享,她便想凭借自身之力,为宗门在这茫茫老君山中,再寻一处合适的落脚点。
她身着素雅道袍,身影在山林间外围飘忽不定,如同不沾凡尘的仙子。
金丹修士的神识如同无形的触角,细致地扫过一片片山谷、溪流、洞穴。
她探寻着地脉的走向,感受着空气中灵气的细微变化。
然而,洞天福地乃是天地造化所钟,岂是随处可见?
几日探寻下来,虽也发现了几处灵气略优于寻常之地的小型灵穴,但要么地方狭小,不足以支撑宗门发展;要么位置险峻,不便出入。
更有甚者,隐隐给她一种不安之感,仿佛被什么危险的存在暗中标记。
站在一座积雪的山巅,静娴道长遥望云雾缭绕的老君山深处,清丽的容颜上掠过一丝淡淡的无奈。
山太大了,奥秘也太多了,关键是现在她还不敢进入深山,好不容易没有引起那道关注,自己还是要控制。
她轻轻叹了口气,呼出的白气在寒冷的空气中迅速消散。
“看来,此事急不得,还需从长计议。” 她低声自语,身影一转,再次融入茫茫林海,继续着她那希望渺茫却又不肯放弃的寻找。
至少,要为玄云道长可能的到来,提前摸清这周边的情况。
山中不知岁月,石窟内的修炼生活让时间的概念变得模糊。
这日,汪细卫从深沉的打坐中醒来,心中忽然一动。
一种莫名的牵引感自心底升起,仿佛里面有什么东西正在呼唤他。
他看向身旁同样刚结束周天运转的静娴道长,开口道:“静娴,我们好像有阵子没进密室了。我隐隐有种感觉,这次……或许能打开第五个木箱了。”
他摸了摸丹田位置,那里金丹浑圆,内丹术已然大成,气血充盈,灵力澎湃,给了他十足的底气。
“我感觉,我的道途,和这些木箱里的东西分不开。”
静娴道长闻言,清冷的眼眸中闪过一丝了然与支持。
她微微颔首:“既心有所感,便去一试。我陪你。”
两人起身,再次踏入那间更为幽静、却没有灵气的密室。
密室内依旧陈列着那几个古朴的木箱,前四个已然开启,只剩下最后两个依旧密封着古老的符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