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64 章:水利建设起波澜
弘治十二年(1499 年)?初秋
在成功挫败针对太子的刺杀阴谋后,京城的紧张氛围稍稍缓和。然而,陆砚昭并没有丝毫懈怠,因为京城周边水利修缮工程的担子沉甸甸地压在他肩上。
自上次与朱厚照商讨后,水利工程在各部门协同下已逐步展开。工部侍郎郑铭负责具体施工指挥,他每日穿梭于各个施工点,督促工匠们按照标准作业,确保工程有序推进。各项物料也陆续运往工地,整齐地码放在指定区域,只待派上用场。户部郎中孙启则像守护宝藏的卫士一般,严格把控资金流向。每一笔开支都要经过他的仔细审核,记录得清清楚楚,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透明合理。礼部员外郎周瑞忙着协调各方关系,他频繁地与沿线各地的官员和百姓沟通,耐心地解释工程的意义,安抚大家的情绪,力求工程进展顺利,不引发任何矛盾。锦衣卫指挥同知赵宇则暗中监督,他手下的锦衣卫们如暗夜里的眼睛,时刻留意着工程中的风吹草动,防止有人从中作梗。
陆砚昭每日更是不辞辛劳地穿梭于各个工地之间,仔细检查工程进度与质量。这日,他来到一处堤坝修缮现场。只见堤坝因年久失修,部分地段出现了明显的裂缝,犹如大地干裂的伤口,在无声地诉说着潜在的危机。一旦遭遇洪水,这些裂缝极有可能引发堤坝决口,后果不堪设想。陆砚昭紧锁眉头,看着忙碌的工匠们,心中思索着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进度。他深知,这水利工程关乎京城周边万千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
就在此时,风堂暗桩匆匆赶来,在他耳边低语几句。陆砚昭脸色瞬间微变,原本专注的神情变得愈发凝重,他立刻说道:“通知各部负责水利工程的相关负责人到我这里商讨事宜。” 随后,他大步流星地离开工地现场,朝着堤坝修缮工地现场的指挥部走去。每一步都踏得坚定有力,却又透着一丝急切。
指挥部内,布置简单却透着一股严肃的气息。墙上挂着水利工程的详细图纸,各种线条和标记密密麻麻,仿佛一幅描绘着京城命运的神秘地图。中间摆放着一张长桌,四周的椅子整齐排列。陆砚昭在桌前踱步,脚步急促而有力,眼睛不时扫过墙上的图纸,脑海中飞速思考着应对之策。
不多时,工部侍郎郑铭匆匆赶到,他一路小跑,额头上满是汗珠,显然是得知消息后急忙赶来。紧接着,户部郎中孙启也神色匆匆地走进来,他手里还拿着几本厚厚的账本,那是资金流向的记录。礼部员外郎周瑞紧跟其后,脸上带着担忧的神色。最后,锦衣卫指挥同知赵宇快步走进,他身姿挺拔,眼神中透着坚毅与果敢。众人见陆砚昭面色凝重,心中都隐隐猜到事情不妙。
陆砚昭见人已到齐,深吸一口气,开口说道:“刚刚收到消息,有一股势力暗中破坏水利工程,他们贿赂了工部的采购小吏王顺,企图以次充好更换关键物料。” 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重锤一般砸在众人心中。
工部侍郎郑铭一听,顿时怒目圆睁,猛地一拍桌子,大声骂道:“岂有此理!王顺这逆贼,竟敢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简直是败坏我工部名声,危害百姓。平日里看他老老实实,没想到竟做出这等勾当。” 他气得满脸通红,眼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
陆砚昭点头,神色严峻:“郑大人,此事刻不容缓。当务之急,是追回已被替换的物料,保证工程不受影响。同时,必须揪出这股势力,连根拔起,彻底斩断他们的黑手。否则,不仅水利工程毁于一旦,京城百姓也将面临巨大的灾难。” 他的眼神坚定而锐利,仿佛要穿透眼前的迷雾,看清敌人的真面目。
锦衣卫指挥同知赵宇抱拳说道:“陆阁主放心,锦衣卫定会全力协助,利用情报网络,深挖背后主谋。我这就安排得力人手追查王顺的下落,相信以锦衣卫的能力,很快就会有消息传来。” 他自信满满,对锦衣卫的情报能力充满信心。
陆砚昭思索片刻后,有条不紊地说道:“李颖,风堂继续深入调查,着重关注与这股势力相关的人员往来,查清他们后续还有哪些阴谋。京城内的各大酒楼、茶馆、钱庄等场所,都是消息汇聚之地,务必加大监听力度,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通知陈猛,火堂加强对各个物料存放点的保护,安排专人日夜值守,设置明暗岗哨。不仅要防止物料再次遭到破坏,还要留意是否有可疑人员在周边窥探。通知魏无羡,水堂安排暗卫,严密监视工部内部动向,尤其是与采购、工程验收相关的环节。一旦发现有官员与这股势力勾结,立即汇报,不得有误。通知林峰,山堂派人在京城周边展开地毯式巡查,特别是那些偏僻的小路、废弃的房屋和可疑的据点。要留意是否有可疑人员出没,防止他们还有其他破坏计划,比如在水源地投毒、破坏运输道路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