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68 章:御前奏事赐新名
弘治十二年(1499 年)?秋
秋意渐浓,金黄的树叶纷纷扬扬地飘落,宛如一只只金色的蝴蝶,给京城的大街小巷铺上了一层斑斓的地毯。微风拂过,带着丝丝凉意,却丝毫未影响陆砚昭的飒爽英姿。他身着一袭黑色劲装,线条利落,彰显出他的干练与沉稳,外披一件绣着银边的披风,在阳光的映照下,银边闪烁着微光,更添几分威严。此刻,他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朝着皇宫走去,肩负着向弘治皇帝朱佑樘汇报影阁近期情况的重要使命。
进入皇宫,在太监的引领下,陆砚昭来到了乾清宫。朱佑樘正坐在御案前,全神贯注地审阅着堆积如山的奏章。这些奏章如同沉重的担子,压在这位心系天下的皇帝肩头,每一份都关乎着大明王朝的兴衰荣辱。见陆砚昭进来,朱佑樘放下手中的笔,抬起头,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眼中透着关切:“砚昭,许久未见,近来可好?”
陆砚昭恭敬地行了君臣之礼,身姿挺拔,声音洪亮:“多谢陛下挂念,臣一切安好。今日特来向陛下汇报影阁近期的情况。”
朱佑樘微微点头,目光中透露出期待,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陆砚昭清了清嗓子,神情严肃地说道:“陛下,自上次京城周边水利工程遭受破坏事件后,影阁上下便全力以赴,投入到调查与防范工作之中。目前,虽然已成功将部分破坏势力绳之以法,但臣深知,暗处仍潜藏着一股势力,妄图对京城不利。这股势力犹如隐藏在黑暗中的毒蛇,随时可能发动致命一击。为应对这复杂多变的局势,臣深思熟虑后,在影阁内组建了一支快速反应部队。”
朱佑樘听闻,眼中闪过一丝浓厚的兴趣,身体微微前倾,问道:“哦?详细说来。”
陆砚昭有条不紊地接着说道:“这支部队从影阁现有的五千人中选拔而出。选拔过程极为严苛,历时十六天,分多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体能考核,选手们需负重二十斤,沿着影阁西山大营外墙连续奔跑二十圈。影阁西山大营外墙周长颇长,且周边地形复杂,有起伏的山丘,也有崎岖的小径。选手们在这样的环境下负重奔跑,不仅考验耐力与体力,更考验他们在复杂地形中的适应能力。烈日高悬,地面被晒得滚烫,不少选手跑到一半便体力不支,脚步变得沉重如铅,呼吸也急促起来,但他们咬着牙坚持,凭借顽强的意志力一步一步向前迈进。”
“第二阶段是武技(武功)冷兵器考核,选手两两对决,在演武场上各展身手。这不仅要求他们熟练掌握各类冷兵器的使用技巧,更要懂得在实战中灵活运用战术。选手们有的使刀,刀光霍霍,虎虎生风;有的舞剑,剑花闪烁,轻盈灵动。他们你来我往,每一招每一式都充满了力量与技巧的较量,展示出各自的武艺与实战技巧,同时也考验着他们在激烈对抗中的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
“第三阶段针对热武器(火铳使用)进行考核。影阁特意调来了原神机营的 300 精英负责指导与评判,这些精英皆是火器使用方面的行家里手,经验丰富。从火铳的装填速度到射击精准度,每个细节都严格把关。选手们在他们的指导下,学习火铳的操作方法,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装弹、瞄准、射击等一系列动作,并精准击中远处的目标。火铳的轰鸣声在靶场上回荡,每一次射击都代表着选手们对精准度和速度的追求,也体现了影阁对热武器运用的重视。”
“第四阶段考验隐藏(隐匿技术、跟踪和反跟踪)能力,选手们被带到一处复杂的街区。这里人来人往,店铺林立,环境错综复杂。选手们需要巧妙地融入人群,不被发现地跟踪目标,并躲避他人的反跟踪。他们要学会利用各种地形和环境隐藏自己,敏锐地观察目标的一举一动,同时还要时刻警惕周围是否有反跟踪的迹象。在这个过程中,选手们的隐匿技巧、跟踪路线选择以及应变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第五天进行谋略考核,让选手在沙盘上制定战术计划。沙盘上呈现出各种虚拟的复杂局势,包括不同的地形地貌、敌方兵力部署等。选手们需要根据这些信息,分析地形、判断敌方意图,提出合理的战略与战术方案。这不仅考验他们的军事理论知识,更考验他们的战略眼光、决策能力以及对局势的整体把控。他们在沙盘前深思熟虑,权衡利弊,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战场,为了胜利精心谋划每一步。”
朱佑樘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点头,对陆砚昭的安排表示赞赏。
陆砚昭继续说道:“第六天至第八天,进行分组团队对抗。每 30 人一组,共组成多个小组,被带到一片广袤的山林中。山林中地形复杂,有茂密的树林、陡峭的山谷和隐蔽的山洞。小组之间展开激烈竞争,不仅要考虑自身的生存和任务完成,还要时刻防备其他小组的突袭。每个小组需要运用前几日所考核的各项技能,制定团队策略。在团队协作方面,有人负责侦察,有人负责防守,有人负责进攻,彼此之间相互配合,紧密协作。指挥协调也至关重要,组长需要根据战场形势及时调整战略,确保团队行动一致。而随机应变能力则体现在面对突发情况时,如遭遇其他小组的埋伏或遇到恶劣天气等,能够迅速做出反应,改变战术,化险为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