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185 章:量产协作?铳声练兵
正德三年(1508 年)?夏(七月初二)?卯时?虎豹营工坊兵工厂
晨雾还未散尽,兵工厂的河道旁已挤满了人。工部调来的一百名工匠背着行囊,在河道边的空地上列队,每个人手中都拿着自家吃饭的家伙 —— 凿刀、锉刀、小锤,磨得锃亮。赵小匠穿着新做的青色匠服,正拿着名册逐一点名,声音在晨风中格外清晰:“王铁匠、李木匠、张铜匠…… 都到齐了吧?按陛下旨意,以后咱们就跟虎豹营的工匠一起造火器,每月能领二两月钱,干得好还有赏!”
工匠们听到 “二两月钱”,脸上都露出笑意 —— 这比在工部当差时多了五成。一名叫王铁山的老铁匠忍不住问道:“赵匠首,咱们要造的那‘盘龙铳’,真像传言中那样,百步内能打准靶子?”
“待会儿就让你见识见识!” 赵小匠笑着摆手,“先跟咱们营里的工匠熟悉下流程,上午学做膛线预制件,下午练子铳组装,谁学得快,就先上手造正经火器。”
这时,陆砚昭与陈猛并肩走来,身后跟着几名猛虎卫小旗。“赵小匠,把工匠们分成十组,每组配两名虎豹营老工匠带教。” 陆砚昭指着铸铳作坊,“东边的五个熔炉给工部工匠用,西边的留给咱们自己人,原料按组分配,每日清点用量,别浪费了陨铁。”
陈猛补充道:“我已让猛虎卫腾出三间营房,给工部工匠住,伙房也加了人手,保证大家吃得饱、住得暖。”
工匠们听得心头一热,王铁山率先抱拳道:“陆指挥、陈将军放心,咱们定好好学、好好造,不辜负陛下的信任!”
辰时?兵工厂铸铳作坊
辰时刚过,铸铳作坊就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敲打声。虎豹营老工匠周师傅正手把手教王铁山做膛线预制件 —— 模具里的陨铁粉末要铺得均匀,黏土比例要精准,烧制时的火候更要把控好。“火候差一分,预制件的硬度就差一成,” 周师傅用长钳夹起一块烧得通红的预制件,“你看,这颜色要呈青白色,才算烧到时候了,要是发黑,就废了。”
王铁山认真地记着,手指在围裙上反复比划烧制的动作。旁边几组工匠也学得认真,有的围着水力砂轮看如何打磨枪管,有的蹲在地上研究子铳的卡榫结构,偶尔传来几句请教的声音,气氛热闹却不杂乱。
陆砚昭巡视着各组,看到工部工匠们很快融入节奏,心中松了口气。他刚走到原料库门口,就见沈知薇带着两名锦衣卫赶来,手中拿着份运输清单:“王勇指挥使传来消息,第一批燧石火帽已从锦衣卫库房运出,中午就能到。另外,兵部派来的押运官也到了,在门口等着,想跟你商量陨铁运输的事。”
“让他进来。” 陆砚昭点头,转身走向议事房 —— 陨铁是造铳的关键,京营库房的存量虽够,但运输途中的安全和效率必须盯紧。
午时?兵工厂议事房
兵部押运官李大人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身着青色官服,手里拿着陨铁运输计划表。“陆指挥,按陛下旨意,京营每月会调两百斤陨铁到兵工厂,由雄狮卫负责押运,走城西的官道,避开闹市。” 李大人指着计划表上的路线,“这条道近,还平坦,半天就能到,不会耽误造铳。”
陆砚昭接过计划表,仔细看了看:“李大人,陨铁装车时要垫上棉絮,防止碰撞损坏,押运的雄狮卫要配子母铳,遇到意外能及时应对。另外,每次运输前,让猎鹰卫先探路,确保路线安全。”
“放心,这些都按您的要求安排好了。” 李大人笑着点头,“兵部还调了十辆特制马车,车厢里装着防潮的石灰包,保证陨铁运到还是干燥的。”
两人正说着,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欢呼 —— 第一批燧石火帽到了。陆砚昭与李大人走出议事房,只见十名锦衣卫推着三辆小车,车上的木箱里整齐地装着火帽,铜制的零件在阳光下泛着光。
“正好,” 陆砚昭招手让赵小匠过来,“把这些火帽分给各组装铳的工匠,下午试造几支完整的铳,傍晚去试射场检验下质量。”
未时?猛虎卫练兵场
与兵工厂的热闹不同,猛虎卫练兵场上,一场火器训练正紧张地进行着。陈猛站在高台上,手中拿着令旗,台下五百名猛虎卫士兵分成十队,每队五十人,每人手中都拿着一支训练用的木质子母铳,正在练习换铳和瞄准。
“换铳要快!瞄准要稳!” 陈猛挥舞着令旗,“你们是虎豹营的精锐,以后要教其他分队用铳,自己先得练到最好!”
士兵吴二正跟着队长练习盲装子铳,手指在木质子铳上反复摸索,寻找最佳的发力点。“队长,我总觉得子铳卡不紧,” 吴二皱着眉,“是不是我用力的方式不对?”
队长接过铳,演示着动作:“手腕要往下压一点,卡榫才能扣紧,你再试试。” 吴二跟着调整动作,果然,子铳 “咔” 地一声卡紧了,他兴奋地喊道:“成了!我学会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