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243 章:夜袭粮道?内外夹击
正德十二年(1517 年)?夏初
应州城外的黑松林里,枝叶茂密,遮天蔽日。陆砚昭率枭龙卫前营、左营四千将士潜伏在此,战马的马蹄被裹上麻布,将士们口中衔着木棍,连呼吸都刻意放轻。远处,应州城的轮廓在暮色中若隐若现,城头飘扬的大明旗帜残破不堪,隐约能听到瓦剌骑兵的呼喝声与攻城器械撞击城墙的 “咚咚” 声。
“定远公,斥候回报,也先的粮草营扎在西侧鸳鸯河畔,守军一千人,岗哨只设了三道,防御不算严密。” 左营营将周正凑到陆砚昭身边,低声递上地形图 —— 陆砚昭之父陆崇渊身为当朝镇国公,按大明爵位承袭制,子辈需待父辈致仕或离世方能袭爵,故他目前仍以 “定远公” 之衔统军,食邑两千户。
陆砚昭借着天光细看地形图,指尖点在鸳鸯河畔的空白处:“这里地势开阔,无遮挡物,火势易蔓延,正好用来烧毁粮草。今夜三更行动,周正你带两千人从正面牵制岗哨;我领一千人从下游渡河,绕后突袭粮囤;剩余一千人留作预备队,随时接应。” 他顿了顿,补充道,“用铳时省着点弹药,留着明日对付主力骑兵。”
“末将领命!” 周正领命离去后,陆砚昭摸出怀中的密信 —— 是正妻沈知薇派人送来的,她身为锦衣卫指挥同知,虽协管京城卫戍,却特意抽调了五十名精通夜战的锦衣卫斥候支援前线,此刻正在粮营周边侦查。想到沈知薇在信中提及 “宁王近日调兵频繁,已命江南锦衣卫紧盯九江港”,他眉头微蹙,心中暗忖:此战需速胜,方能回朝应对南昌暗流。
三更时分?瓦剌粮营外
残月隐入云层,夜色浓如墨。周正率部摸到粮营正面岗哨附近,只见瓦剌哨兵抱着弯刀缩在避风处打盹,偶尔传来几声含糊的鼾声。“动手!” 周正低喝,将士们如狸猫般窜出,短刀划过咽喉的轻响被风声掩盖,三道岗哨瞬间被清除。
“冲!” 周正挥刀示意,将士们直奔粮营大门。守门的瓦剌士兵惊觉时,早已来不及呼喊 —— 一阵密集的铳声响起,十余人应声倒地,鲜血染红了营门木柱。与此同时,陆砚昭率部从鸳鸯河下游涉水而过,河水冰凉刺骨,却没一人发出声响。负责侦查的锦衣卫斥候从暗处闪出,与陆砚昭并肩而立:“定远公,粮营内西侧马厩五十人看守,东侧粮囤有三百人巡逻,将领是也先的侄子脱脱。”
“按计划行事。” 陆砚昭点头,抬手挥下。早已备好的火把如流星般飞向粮囤,干燥的干草遇火即燃,“噼啪” 声中,火光冲天而起,照亮了半个夜空。马厩里的战马受惊狂嘶,挣脱缰绳四处狂奔,撞得巡逻的瓦剌士兵人仰马翻。
“救火!快救火!” 脱脱披甲持弯刀冲出营帐,厉声喝止混乱的士兵。就在他转身指挥时,陆砚昭率部从火光中冲出,连发八铳齐射,前排瓦剌士兵纷纷倒地。“明军小儿!敢烧老子粮草!” 脱脱怒吼着挥刀扑来,绣春刀与弯刀相撞,火星四溅。
十几个回合后,脱脱渐感不支,陆砚昭抓住他挥刀的破绽,刀背重重砸在他后颈,脱脱闷哼一声栽落马下。“绑了!” 将士们上前捆缚时,周正已率军攻破营门赶来汇合:“定远公,粮囤烧得差不多了,要不要追剿逃兵?”
“不必。” 陆砚昭摇头,“咱们的目的是断粮,不是恋战。撤!回黑松林休整,明日一早按夹击计行事。” 他深知,夜袭成功只是第一步,真正的硬仗还在天明之后,而京城的宁王与前线的也先,哪一个都不容小觑。
次日清晨?应州城东战场
天刚蒙蒙亮,也先便得知粮营被烧的消息,气得踹翻了营帐内的酒桌。他披上皮甲翻身上马,率两万骑兵气势汹汹扑向应州城东 —— 那里,李颖已率中营、右营列阵等候,十门神威炮炮口直指前方,五百具 “一窝蜂” 火箭发射架排列两侧,铳手们端着连发八铳,甲胄在晨光中泛着冷光。
“明军鼠辈!烧我粮草,今日定要将你们挫骨扬灰!” 也先举刀怒吼,“全军冲锋!杀!” 两万瓦剌骑兵如黑云压境般冲来,马蹄踏得地面震颤,弯刀反射的寒光刺得人睁不开眼。
“神威炮,点火!” 李颖声如洪钟。炮手们迅速点燃引线,“轰隆 —— 轰隆 ——” 十炮齐发,炮弹呼啸着砸入骑兵阵,炸开的土石掀翻了数十匹战马,冲锋的阵型瞬间撕开一道缺口。“‘一窝蜂’火箭,发射!” 随着又一声令下,上万支火箭腾空而起,如暴雨般落在瓦剌骑兵中,燃起熊熊大火。
“冲过去!冲过去就没有火了!” 瓦剌军官挥舞弯刀驱赶士兵,可前排刚踏过火区,便撞上明军的铳阵。“梯次射击!” 李颖下令,前排铳手扣动扳机,铅弹密集如雨,后排铳手立刻补位,火力连绵不绝。瓦剌骑兵接连倒地,尸体很快堆成了小山,冲锋的势头彻底被遏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