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259 章:海疆初开?盗影暗现
正德十四年(1519 年)?春
福建泉州港的码头上,旌旗招展,锣鼓喧天 —— 大明首批远洋商船即将启航,前往南洋诸国开展贸易。码头上挤满了百姓与商人,有的踮脚眺望停泊在港湾的三艘福船,有的围着布政司官员询问关税细则,还有的向船员塞去家乡特产,盼着他们带回海外新奇物件,热闹得如同节庆。
福建巡抚苏文渊正与锦衣卫派驻泉州的千户周正一同检查商船的防御装备,他手指着船舷两侧的炮位,语气沉稳:“每艘商船上都配了 2 门赵小匠新制的小型神威炮,射程能到两里,甲板上还有 50 把连发火铳,10 名枭龙卫水战精锐值守,寻常海盗绝讨不了好。”
周正点头,从怀中掏出一份手绘海图,铺在甲板上:“苏大人,锦衣卫查了半个月,摸清了南洋航线的海盗分布 —— 泉州到吕宋这段,有个‘海鲨帮’最猖獗,首领叫王海,以前是泉州本地水手,熟悉洋流与暗礁,上个月刚劫了两艘民间货船,抢了上千匹绸缎,还杀了七个船员,得重点提防。”
正说着,码头上突然响起一阵欢呼 —— 首艘商船 “福安号” 升起风帆,在拖船的牵引下缓缓驶离码头,船尾悬挂的明黄色 “大明通商” 旗在海风里猎猎作响。岸边百姓挥着布条呐喊,连孩童都举着糖葫芦蹦跳,苏文渊望着远去的船影,感慨道:“自永乐年后,泉州港久未如此热闹。海外贸易能成,不仅能补国库,还能让南洋知道大明如今的气象,只是这海盗不除,终究是隐患。”
周正接过话:“我已把海鲨帮的情报告诉京城,王勇指挥使说会协调枭龙卫派精锐来,估摸着这几日就到。”
同日?京城太和殿
朱厚照捏着泉州港送来的开港奏报,嘴角止不住上扬,将奏报递给身边的杨廷和:“杨首辅,你瞧瞧,苏文渊办事利索,泉州港顺顺利利开了,首批商船都往南洋去了。你算算,今年这海外贸易,能给国库添多少银子?”
杨廷和接过奏报,指尖划过 “载货量:绸缎两千匹、茶叶五千斤、改良农具三百件” 的字样,细细核算后道:“陛下,按南洋商埠的市价,每艘商船往返一次,扣除船员俸禄、船只维护,净利能有五万两;若每月派十艘,一年便是六百万两,抵得上去年国库三成的收入!有了这笔钱,江南的水利、北方的粮种改良、边防的火器更新,都不用愁了。”
“好!好一个六百万两!” 朱厚照兴奋地敲了敲龙椅扶手,目光转向陆砚昭,“陆爱卿,泉州那边报来,南洋航线有海盗作乱,叫什么海鲨帮,还伤了我大明百姓。你是枭龙卫统领,这事你怎么看?”
陆砚昭出列躬身,语速平稳却透着果决:“陛下,藏锋队仅百人,需驻守京城外围与边防侦查,不便抽调。臣建议从直属营抽调 300 名熟悉海战的精锐 —— 这部分将士去年曾在通州运河演练过水战,对船只操控、水上近战皆有经验,可组成‘海巡队’,由直属营千户李锐统领,即日前往泉州。此外,藏锋队虽不赴前线,可协助锦衣卫梳理海盗情报:他们擅长分析地形与敌人行踪,已从周正传回的海图中标记出三处可能的海盗据点,可让海巡队抵达后优先排查。赵小匠新造的‘触发性水雷’,也可同步运往泉州,布在海盗常出没的暗礁区,形成防御防线。”
朱厚照听完,点头认可:“藏锋队留着稳固后方也好!就按你说的办 —— 陆爱卿负责调派直属营精锐,赵小匠赶制水雷,王勇让锦衣卫配合海巡队查探海盗老巢,务必把这海鲨帮连根拔了,别坏了朕的海外通商大计!”
“臣遵旨!” 陆砚昭、赵小匠、王勇齐声领命,殿内百官也纷纷拱手,满是振奋 —— 海外贸易开了好头,若能扫清海盗,大明的富庶定能再上一层。
三日后?枭龙卫直属营演武场
直属营 300 名水战精锐已换上深蓝色水战劲装,正在模拟甲板上紧锣密鼓训练。演武场中央搭了木质 “船舷” 与 “船舱通道”,千户李锐手持绣春刀,对着将士们演示近战招式:“海盗惯于在窄小船舱里偷袭,出刀要快、准,还得护着要害!连发火铳在船上只能点射,避免火药误伤同伴,更别打穿船板导致进水!”
话音刚落,两名将士持械上前演练:一人模拟海盗从 “船舱口” 突袭,另一人举盾格挡的同时,用短匕精准刺向对方手腕,动作干脆利落。李锐点头,又指向一旁堆放的水雷:“这是赵部长送来的新家伙,外壳铁皮包裹,内装十斤火药,船底一碰引信就炸。布放时要记好坐标,回头画成海图,别让咱们的商船误触。”
赵小匠这时扛着个防水火药包过来,笑着补充:“李千户,这火药包能在水下点燃,若海盗船靠得近,扔到船底能炸出大洞。你们明日出发,我让工匠跟着送五十个水雷到泉州,再带十套‘水下呼吸管’,方便将士们水下探查敌船情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