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410 章:查缺补漏防走私,暗流涌动谋防务
嘉靖二年(1526 年)8 月 6 日巳时,苏州制造新厂址内的机器声如雷贯耳,钢锤敲击铁板的脆响、齿轮咬合的闷响交织在一起,汇成大明军工革新的节奏。厂区东侧的停车场上,十多辆崭新的车辆整齐排列 —— 黑色 7 座乘用车的帷幔垂落,遮住了车内座椅,只露出车头 “大明军工” 的鎏金大字;黄绿色 10 吨卡车的车厢上方,皆架着深灰色的金属遮雨棚,棚檐边缘垂着防水的帆布,车厢两侧的挂钩上还挂着固定货物的绳索,车身统一印着编号,透着规整的军工生产气息。
苏州制造主事周明远正弯腰拿着图纸,在一辆黄绿色卡车旁与三名工匠低声讨论,身旁站着一位身着蓝色工装、袖口沾着机油的青年 —— 他是赵小匠的大徒弟赵磊,如今担任苏州制造的工坊总管,负责车辆生产的统筹调度。听到身后传来车辆制动的轻响,周明远抬头望去,只见三辆黑色乘用车缓缓停下,为首那辆的车门打开,陆砚昭身着紫色蟒袍走下,身后跟着 10 名身着劲装的随从与 30 名护卫 —— 护卫们皆是黑色劲装打扮,外披深灰色战术马甲,马甲正中间上下两排弹夹袋里,整齐插着 8 个黄铜色步枪弹夹;两侧的小袋里,分别装着 64 式与 1911 式手枪的弹夹,袋口露出半截银色弹壳;每人手中握着一把修长的步枪,枪身刻着 “嘉靖一世” 字样,下方挂着闪着寒光的可拆卸枪刺;大腿两侧的枪套里各插一把手枪,腰间还别着一把威龙格斗匕首 —— 匕首鞘上的皮革泛着油光,露出的刀柄缠着防滑绳,一看便知是常经使用的利器。周明远与赵磊连忙收起图纸,快步上前拱手行礼,周明远先开口:“属下参见镇国公!不知镇国公今日前来,可有要事?看您这阵仗,是按离京标准增配的车辆与人员吧?”
赵磊亦跟着躬身:“属下赵磊,见过镇国公!承蒙恩师赵小匠举荐,如今在苏州制造掌管工坊调度,若镇国公需查看车辆生产细节,属下可随时引路。”
陆砚昭点头,目光扫过赵磊袖口的机油痕迹,眼中露出几分赞许 —— 能沉心在工坊做事的人,往往更懂技术细节。他转向周明远,语气带着几分凝重:“此次前来,正是为了‘通海号’挪用卡车之事。周主事、赵总管,先带本公看看那五辆被借走的卡车同款车型 —— 本公听说苏州制造的卡车均按统一标准生产,皆带遮雨棚,且无定制改动,是吗?”
“是!” 周明远与赵磊齐声应道。赵磊上前一步,引着陆砚昭走向卡车,伸手抚过车厢上方的遮雨棚支架:“镇国公您看,所有卡车的遮雨棚均用高锰钢打造,经机器切割后手工打磨边角,再通过焊接固定在车厢立柱上,承重可达三百斤,暴雨天气也不会变形;车厢底板是整块钢板,用机器切割成标准尺寸后,以螺栓固定在钢梁上,绝无任何可藏物的暗格或定制结构。‘通海号’当初借车时,说是要运‘易碎瓷器’,属下还提醒过,卡车无缓冲设计,需自行铺垫稻草,他们当时只说‘会妥善处理’,现在想来,怕是早有预谋。”
陆砚昭抬手按住遮雨棚的横梁,感受着金属的坚固质感,眉头微蹙:“既无定制暗格,那‘通海号’如何藏匿火铳零件?赵总管,以你对卡车结构的了解,若要临时改造车厢藏物,会从哪些地方下手?”
赵磊俯身查看车厢底板与钢梁的连接处,又踮脚检查遮雨棚与立柱的焊接点,沉吟道:“若要改造,最可能动的便是车厢底板 —— 虽底板是机器切割的整块钢板,但只要拆下固定螺栓,用机器切割掉部分钢梁,再重新焊接底板,便能在钢梁间腾出空隙。不过这般改动会留下明显痕迹,比如螺栓有重复拧动的划痕,焊接点的纹路与原厂也不同。” 他指着身旁一辆卡车的底板螺栓道:“您看,原厂螺栓的拧动痕迹是顺时针的,且深度一致;若被人拆过,螺栓表面会有交叉划痕,甚至可能出现变形。”
陆砚昭蹲下身,对比着查看螺栓痕迹,忽然注意到不远处一辆待检修的卡车 —— 底板螺栓上果然有交叉划痕,焊接点的颜色也比原厂略深。“赵总管,那辆卡车是怎么回事?” 他指着那辆车问道。
赵磊顺着方向看去,脸色微变:“那是上月从泉州府衙归还的卡车,说是‘运输途中颠簸,底板松动’,属下还没来得及检修。现在看来,这螺栓的划痕…… 怕是被人私自拆过!”
陆砚昭起身,对身旁一名护卫道:“去取工具来,拆开车厢底板,本公要查看钢梁是否被动过。” 护卫应声上前,从战术马甲的侧袋里取出多功能工具钳,蹲下身子拧动螺栓 —— 螺栓刚一受力,便露出明显的变形痕迹,显然是被反复拆卸过。赵磊在一旁看着,愈发肯定:“这螺栓的螺纹已有些磨损,绝不是正常使用造成的,定是被人多次拆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