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413 章:怒海惊涛探迷踪,京城暗哨防细作
嘉靖二年八月十日,南海海域。
林宇所乘的 “破浪号” 正破开粼粼波光前行 —— 这是军工总院最新研制的中型蒸汽运兵船,整船由纯钢铁机器锻造,船身坚固如堡垒,甲板下方搭载着柴油与煤炭双动力驱动的蒸汽机组,烟囱中不时冒出淡淡的黑烟,在海风中风向飘散。船首甲板前置一门 150mm 单炮管主炮,炮身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船尾则配备一门 110mm 单炮管尾炮,与主炮形成前后呼应的火力网;甲板四周还装有 4 挺 25mm 防御机枪,分别架设在船舷四角的机枪塔上,可 360 度旋转射击,防范来自各个方向的威胁。此船目前仅造出 10 艘,尚处于试运行阶段,因此次南洋任务紧急且重要,陆砚昭特意协调军工总院,调派了其中一艘供林宇等人使用,其一次性可搭载 1000 名士兵及相应武器装备的运力,此刻仅载着 401 人的队伍(林宇 + 3 名直属营镇抚 + 300 名直属营精锐 + 1 名藏锋队镇抚 + 100 名特勤人员),显得格外从容。
甲板上,直属营精锐正按五人一组轮值巡查,手中嘉靖一世步枪的枪管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机枪塔上的哨兵则紧握着防御机枪的握把,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周围海面。林宇伫立在船首主炮旁,海风掀起他黑色劲装的衣角,背后牛皮密封袋里的特殊颜料与焊接纹路图被牢牢固定,他望着远处海天相接的弧线,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威龙格斗匕首的鞘身 —— 自离开京城码头已过三日,按 “破浪号” 蒸汽动力的航行速度推算,再有两日便能抵达南洋第一站:满刺加(今马六甲)商栈,那里是大明与南洋诸国贸易的枢纽,也是探查 “南洋商会” 踪迹的关键据点。
“将军!西侧海面发现三艘不明船只!” 了望塔上的哨兵突然高声呼喊,声音打破了甲板的宁静。林宇立刻抬头,顺着哨兵所指方向望去,只见西侧海平面上浮现出三个小黑点,正以极快的速度向 “破浪号” 逼近,船身轮廓在望远镜中逐渐清晰 —— 那是三艘船体狭长的快船,船舷两侧隐约能看到持刀的人影,船头悬挂的黑色骷髅旗在风中猎猎作响,竟是海盗船!
“全体戒备!机枪手准备!” 林宇沉声下令,右手迅速握住大腿外侧的 64 式手枪,“第一队守左舷,操控左侧两挺防御机枪;第二队守右舷,操控右侧两挺防御机枪;特勤组随我守船尾,随时准备用尾炮支援!步枪手瞄准海盗船桅杆,待其进入 500 米射程后,先打断桅杆使其失去动力!”
命令下达的瞬间,甲板上的士兵迅速行动。直属营精锐们熟练地奔跑到各自负责的机枪塔前,打开机枪保险,将子弹链推入枪机;负责步枪的士兵则拉开嘉靖一世步枪的枪栓,将子弹推入枪膛,枪口齐刷刷对准逼近的海盗船;特勤组队员则快速跑到船尾,检查尾炮的炮膛与弹药,做好射击准备 —— 这套应急作战流程,他们在直属营训练时已演练过无数次,此刻无需多言,便形成了严密的防御阵型。
当海盗船进入 500 米射程时,林宇扣动扳机,一声清脆的枪响划破海面,子弹精准命中最前方海盗船的桅杆。紧接着,数十声枪响同时响起,三支海盗船的桅杆相继断裂,帆布失去支撑轰然坠落,船速瞬间骤减。海盗们见状,纷纷举着弯刀嘶吼着准备跳帮,却见 “破浪号” 甲板上的防御机枪突然开火,25mm 口径的子弹如暴雨般射向海盗船,瞬间将海盗船的船身打出无数个窟窿,几轮射击下来,海盗船甲板上已倒下十余人,剩余海盗见状不妙,连忙调转船头想要逃窜。
“主炮瞄准海盗船船身,警告射击!” 林宇抬手示意机枪手停止射击,转而对主炮操作手下令。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炮响,150mm 主炮炮弹落在最前方海盗船旁的海面上,激起数米高的水花,海盗船吓得魂飞魄散,加速逃窜,很快便消失在海平面尽头。
“穷寇莫追。” 林宇看着海盗船逃窜的方向,眉头微微皱起,“这些海盗的船只速度极快,且航行路线精准,不像是随机出没的流寇,倒像是有人刻意安排,想要阻拦我们前往满刺加。” 他转头对身旁的特勤组镇抚道:“记录下海盗船的特征,尤其是船身的标识与行驶轨迹,抵达满刺加后,立刻向当地大明商栈主事询问近期海盗活动情况,说不定能找到‘南洋商会’的线索。另外,让轮机舱检查蒸汽机组,确保动力系统稳定,避免后续航行出现故障。”
与此同时,京城锦衣卫诏狱内,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气与潮湿的霉味。李岩被铁链锁在刑架上,身上的囚服早已被汗水与血污浸透,脸上布满伤痕,却依旧紧咬牙关,不肯吐露半个字关于 “南洋商会” 的信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