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豪那座如同怪兽獠牙般刺入叶家山的金属堡垒,在经历了那场惊心动魄的爆炸后,陷入了短暂的沉寂。半边厂房坍塌的废墟被紧急清理,留下一个丑陋而危险的豁口,被临时用厚重的合金板封堵起来,像一道尚未愈合的狰狞伤疤。浓重的化学焦糊味在空气中盘桓了数日才渐渐散去,但那股由扭曲机械、紊乱能量和压抑野心混合而成的阴霾,却沉沉地压在村民们心头。叶铁柱组织人手,在村口和仓库区外围设置了更严密的岗哨,李石头更是调动土系异能,在仓库区外围筑起了一圈半人高的土墙,聊作心理上的屏障。王胜男带着雷狼的巡逻频率也大幅增加,每次经过那片被高墙电网圈禁的区域,雷狼都会烦躁地甩动尾巴,喉咙里发出威胁的低吼。
就在这种山雨欲来的紧绷氛围中,叶家山幼儿园迎来了一件相对“日常”却同样引人注目的大事——异能觉醒儿童综合评估日。
这个消息是由县教育局联合新成立的“特殊人才发展中心”下发的正式通知。鉴于全球灵气复苏背景下,异能觉醒者(尤其是儿童)数量呈现指数级增长,官方决定建立档案,进行系统评估和引导,确保这些拥有特殊能力的孩子能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未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通知送到叶家山幼儿园园长兼唯一教师刘老师手里时,这位戴着厚厚眼镜、性格温吞的中年妇女,差点把手里的搪瓷缸子摔了。
“评…评估?”刘老师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看着通知上“异能”、“潜能”、“危险等级”、“引导方案”等字眼,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她教了几十年幼儿园,从认字数数到唱歌跳舞,经验丰富,可这异能评估…完全是触及知识盲区啊!
更让她压力山大的是,这次评估将由市里派来的“专家小组”直接到园进行。通知上还特别强调,要重点关注“已表现出显着特殊能力”的儿童,并附上了几张模糊的抓拍照——其中一张,赫然是小宝骑在威风凛凛的雷狼背上,在村口“巡视”的画面;另一张,则是小凤蹲在药圃边,小手轻轻拂过,几株蔫头耷脑的草药瞬间支棱起来、叶片舒展的场景。
“小宝…小凤…”刘老师喃喃自语,额头渗出汗珠。这两个孩子,是整个叶家山、乃至整个县里都挂了号的“特殊存在”。他们的家长,更是…刘老师打了个寒颤,不敢深想。
评估日当天,天气晴朗。阳光透过幼儿园新换的玻璃窗,洒在干净的地板上。为了迎接专家,刘老师特意让孩子们都穿上了统一的园服(叶梦情用“同心果”收入赞助的),把小桌子小椅子擦得锃亮,还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画了欢迎的图画。
孩子们懵懵懂懂,只知道今天不用上课,还有“城里来的老师”看他们“表演”,一个个兴奋得小脸通红,在教室里叽叽喳喳。唯有小宝和小凤,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小宝趴在窗台上,眼巴巴地望着村口方向,嘴里嘟囔着“球球怎么还不来”。小凤则抱着一本刘老师临时找来的、图文并茂的《常见植物图谱》,小眉头微蹙,努力辨认着上面的图画和文字。
上午九点整,一辆印着“特殊人才发展中心”标志的白色面包车,平稳地驶入叶家山村口,停在了幼儿园门口。
车门打开,率先下来的是一位穿着得体西装裙、约莫四十岁上下、气质干练的女性,她胸前挂着工作证,笑容温和:“刘老师您好,我是市局派来的评估组负责人,吴芳。”
“吴组长您好!欢迎欢迎!”刘老师连忙迎上去,紧张地搓着手。
紧接着下车的,是三位同样挂着工作证的“专家”。一位是头发花白、戴着金丝眼镜、神情严肃的老教授模样的男子(张教授);一位是看起来二十出头、背着双肩包、一脸好奇和跃跃欲试的年轻小伙子(小李);最后一位,则是一位身材高挑、穿着米白色风衣、戴着无框眼镜、气质知性优雅的金发碧眼女子。她的工作证上写着名字:凯瑟琳·米勒,职务是“国际异能研究协会特派观察员兼翻译”。
“这位是凯瑟琳博士,来自M国,是国际知名的儿童发展与特殊能力研究专家,这次是应我们中心邀请,作为特别顾问参与评估工作。”吴芳热情地介绍道。
凯瑟琳露出一个无懈可击的、极具亲和力的微笑,用流利但带着一丝异国腔调的中文说道:“刘老师您好,很荣幸能来到美丽的叶家山,近距离观察这些可爱又特别的小天使们。希望我的经验能对这次评估有所帮助。”她的目光状似无意地扫过整个幼儿园,最后精准地落在了窗边的小宝和小凤身上,镜片后的蓝眸深处,掠过一丝极难察觉的锐利光芒。
“您…您好!欢迎凯瑟琳博士!”刘老师被对方的气场和身份震得有些手足无措。
评估工作很快在幼儿园唯一的活动室展开。过程相对常规,主要是通过一些简单的互动游戏、问答、体能测试和感知小实验,观察记录孩子们的身体协调性、反应速度、认知能力和初步的情绪控制力。大多数孩子表现正常,只有个别孩子显示出比同龄人略强的力量或稍快的反应速度,但也都在“普通觉醒者”的范畴内,被吴芳和小李认真地记录在评估表格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