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沙漠的落日将光伏板阵列染成金红色,高小凤与高小琴站在绿洲边缘,看着图阿雷格族人赶着羊群穿过沙棘林,胸前的三十件信物在晚风中共鸣。就在这时,高小凤的卫星电话响起,屏幕上跳动着祁同伟的名字,背景是联盟总部灯火通明的会议室。
“小凤,恭喜你们在撒哈拉再创奇迹!”祁同伟的声音带着难掩的振奋,“但这只是开始——联盟正式决定,以你们打造的全球生态共富样板为节点,启动‘外国丝绸之路’全球通道计划!”他顿了顿,语气愈发郑重,“这条通道不是传统的贸易线路,而是‘生态保护+产业赋能+共同富裕’的复合型网络:以多瑙河、五大湖、亚马逊雨林、撒哈拉沙漠等已成型的项目为枢纽,串联亚、非、拉、欧、美五大洲的生态合作区,让各国通过技术共享、产业联动、市场互通,真正享受富裕福利。现在,通道建设的核心枢纽需要你牵头,尤其是打通跨洲物流与产业协同的关键环节!”
高小凤心头一震,指尖摩挲着胸前的“沙漠重生勋章”,瞬间明白了这份使命的重量。“祁主任,‘外国丝绸之路’的核心是什么?我们要如何让各国主动参与、共享红利?”
“核心是‘共生共富’。”祁同伟的声音透过电波传来,带着清晰的规划,“第一,技术共享:将你们在光伏治沙、雨林有机种植、跨境生态治理的成熟技术,打包成‘绿色技术包’,免费提供给参与国,帮助他们解决本地生态难题;第二,产业联动:以联盟的跨境电商平台和物流枢纽为依托,让撒哈拉的沙棘产品、亚马逊的有机巧克力、鲁卜哈利的光伏电力、苏门答腊的沉香制品,直接对接全球市场,消除中间环节,让生产者拿到最大利润;第三,利益共享:在通道沿线建设10个跨境产业园区,吸引各国企业入驻,联盟提供低息贷款和税收优惠,优先雇佣当地民众,带动就业增收;第四,生态绑定:所有参与国需签署《外国丝绸之路生态公约》,将生态保护纳入产业发展考核,实现‘保护越好、收益越高’的正向循环。”
电话那头传来文件传输的提示音,祁同伟补充道:“目前最大的阻力在跨洲物流瓶颈和部分国家的信任顾虑——BC国还在暗中游说,声称‘联盟是在搞经济控制’。驻各国使馆已经开始对接,但核心的生态产业标准制定、跨境物流绿色通道谈判,必须你亲自牵头,毕竟你用一个个实绩赢得了各国认可。”
挂断电话,高小琴已打开接收的文件,屏幕上“外国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如一条绿色丝带,串联起全球二十多个生态合作区。“这是把我们之前的努力,变成了惠及全球的网络。”高小琴眼中闪烁着光芒,“但跨洲物流、标准统一、信任建立,每一步都不容易。”
“难,但值得。”高小凤望着远处沙漠中延伸的光伏电力输送线,语气坚定,“我们先从两个关键节点突破:一是打通地中海-红海-印度洋的‘蓝绿通道’,解决撒哈拉与亚马逊的跨洲物流;二是在巴拿马运河枢纽建设‘生态产业对接中心’,让美洲的有机产品、亚洲的技术设备、非洲的特色农产品实现高效流转。”
驻阿尔及利亚使馆参赞陈浩立刻补充:“使馆已对接埃及、沙特、印度等国,同意共建苏伊士运河-红海生态物流航线,可搭载冷链、光伏设备等特殊货物,还能沿途补给绿色能源。但BC国联合部分欧洲国家,试图在红海航道设置贸易壁垒,要求收取高额‘生态税费’,实质是想阻挠通道建设。”
高小凤当机立断:“兵分两路。小琴带领技术团队,前往巴拿马运河对接‘生态产业对接中心’建设,同步制定全球统一的生态产品认证标准;我和陈浩参赞前往开罗,联合驻埃及使馆,与红海沿岸国家谈判,打破贸易壁垒。”
三天后,高小凤抵达开罗。在驻埃及使馆的协调下,红海沿岸12国代表齐聚一堂。会议一开始,BC国代表就率先发难:“联盟的‘外国丝绸之路’看似普惠,实则是在垄断全球生态产业。我们要求对通道运输的货物征收30%的生态税,否则将禁止航道通行。”
高小凤没有辩解,而是调出联盟的生态共富数据:“各位代表,撒哈拉沙漠曾是不毛之地,如今通过光伏治沙,每年产出20万吨沙棘产品,带动10万图阿雷格族人脱贫;亚马逊雨林的有机种植,让印第安部落的收入增长3倍,同时雨林碳汇交易每年为巴西创收5亿美元。”她顿了顿,将一份《通道利益分配方案》推到众人面前,“‘外国丝绸之路’不会让任何国家吃亏:红海航道的物流收益,20%用于沿线国家的海岸生态修复;联盟的跨境电商平台,为参与国的特色产品提供免费入驻名额;产业园区的税收,一半留归当地政府。至于生态税,我们建议设立‘全球生态基金’,由各国共同管理,专项用于通道沿线的生态保护,而不是成为某些国家的贸易壁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