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太子港的废墟上,余震后的尘土尚未散尽,空气中弥漫着砖石碎屑与消毒水混合的沉重气息。高小凤与高小琴、哈立德的专机降落在临时开辟的起降点时,驻海地使馆参赞林伟早已顶着烈日等候,脸上布满疲惫的沟壑,眼神却透着急切的光亮:“高女士,情况比预想的更严峻!强震导致太子港80%的建筑沦为断壁残垣,200万民众流离失所,只能在废墟旁搭建简陋帐篷度日;联合国捐赠的粮食储备仅够维持一周,饮用水源被污染,霍乱等传染病隐患加剧;更棘手的是,3支地方武装团伙趁乱崛起,频繁抢夺救援物资、阻断重建通道,甚至袭击医护人员,而海地政府既缺资金又缺技术,连维持基本秩序都困难,重建工作完全陷入停滞。”
高小凤望着眼前的疮痍——坍塌的楼房露出扭曲的钢筋,孩子们蜷缩在家长怀里,眼神中满是恐惧与无助,几位老人坐在废墟上,对着残破的家园默默流泪,她下意识地握紧了胸前的“复兴之光勋章”,语气坚定如铁:“越是艰难绝境,越要让‘小国振兴’的光芒照进来。再难的坎,我们一起跨过去!”
当天下午,在驻海地使馆的见证下,高小凤与海地总统阿里埃尔·亨利正式签订“震后重建与民生复苏专项协议”:亚洲联盟首期投入25亿美元,启动“双轨复苏计划”——一方面,抽调专业工程团队清理废墟、建设5万套临时安置房和2万套永久住房,同步修复太子港港口、跨境公路及供水供电设施;另一方面,引入抗旱耐涝的热带作物种植技术,建设10个规模化种植基地和3个水果加工厂,解决长期生计问题;同时,延续“本土护企队”模式,由哈立德、安德烈牵头,吸纳海地退伍军人和失业青年组建护企队,联合当地军警清剿武装团伙。
协议签订的消息通过全球媒体同步播报后,令人意外的联动支援迅速席卷而来。不到24小时,高小凤的卫星电话就接到了多个国家领导人的来电。
古巴总统迪亚斯-卡内尔的声音带着热情与坚定:“高女士,海地与古巴一衣带水,我们绝不会坐视邻邦陷入危难!古巴已紧急抽调3支顶尖医疗救援队,携带价值5000万美元的药品、医疗器械和疫苗,明天一早就出发前往太子港,免费为海地民众提供诊疗服务,重点防控传染病扩散。我们的医护人员有丰富的灾后救援经验,一定能帮海地民众渡过难关!”
紧接着,巴西总统卢拉的电话打了进来,语气沉稳有力:“高女士,‘小国振兴’的理念让我们深受触动。巴西将捐赠1000台套小型工程机械,包括挖掘机、装载机和废墟清理设备,同时派遣50名资深工程技术人员,协助联盟团队加快废墟清理和基础设施修复。我们深知,重建需要高效的行动力,巴西愿意全力配合你们的每一项部署!”
印度总理莫迪的声音透着务实与诚意:“高女士,粮食安全是灾后复苏的第一要务。印度已紧急调配2万吨大米、1万吨食用油和5000吨压缩饼干,通过‘外国丝绸之路’物流通道运往海地,预计三天内就能抵达。我们还将派遣20名农业技术人员,协助你们推广热带作物种植,希望能为海地民众解决温饱问题尽一份力。”
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来电则带来了关键支持:“高女士,俄罗斯将派出一支由100名工程专家组成的技术团队,携带先进的电力修复设备和通讯器材,协助修复太子港的核心供电线路和通讯基站。稳定的电力和通讯是重建的基础,我们会与联盟团队紧密协作,确保最快时间内恢复海地的基本公共服务。”
“这是全球对‘小国振兴’理念的深度认可!”林伟在一旁听完通话,激动得声音发颤,“越来越多国家看清了ABC大国的霸权本质——他们只懂掠夺和阻挠,而大夏真正践行着‘共富共赢’的承诺,这才让各国心甘情愿地主动配合、全力支持!”
各国的支持很快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古巴医疗队抵达后,立刻在安置点搭建起10座临时医疗帐篷,每天接诊上千名伤员和病患:医生们为受伤民众清创缝合、为儿童接种麻疹疫苗、为老人做慢性病筛查,不少因地震受伤感染的民众得到及时救治,原本蔓延的恐慌情绪逐渐平复。古巴医疗队队长埃斯皮诺萨在巡查医疗点时对高小凤说:“高女士,我们的医护人员都很敬佩您的坚守。海地民众的坚韧让我们动容,能与联盟并肩作战,为他们提供帮助,是我们的荣幸。后续我们还会增派医疗队,直到海地的医疗体系完全恢复。”
巴西捐赠的工程机械和技术人员抵达后,废墟清理效率大幅提升。巴西工程师若泽带着团队每天奋战在清理一线,他对高小凤说:“高女士,我们已经和联盟团队制定了详细的清理计划,优先清理学校、医院和居民区遗址。这些设备都是为灾后环境量身定制的,我们会配合你们的重建规划,确保每一片清理出的土地都能尽快投入使用。”仅半个月时间,就清理出3片核心重建区域,为临时安置房和基础设施建设扫清了障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