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冰区的技术支援刚步入正轨,高小凤的卫星电话就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求援信号——来自南太平洋深处的图瓦卢,这个被联合国列为“全球最脆弱国家”的岛国,正遭遇灭顶之灾。驻图瓦卢使馆参赞林宇的声音带着哭腔,被海浪声和风声裹挟着传来:“高女士,图瓦卢快被淹没了!近一个月的异常高海潮叠加海平面上升,全国9个珊瑚岛已有3个被完全淹没,剩下的岛屿也有60%的土地被海水浸泡,房屋、农田全毁;海水倒灌导致淡水井全部污染,近1.2万民众断水断粮,只能挤在唯一的高地,靠少量国际空投的压缩饼干度日;更可怕的是,海水浸泡引发了疫情,已有200多人出现呕吐、腹泻症状,当地没有任何医疗条件,只能眼睁睁看着病情恶化!图瓦卢太小太弱了,没有工业、没有资源,连求救的声音都传不出南太平洋,现在只有您能救我们!”
高小凤的心被揪得生疼,图瓦卢的惨状远超想象——这个国土面积仅26平方公里、人口不足1.2万的小国,是全球海拔最低的国家,平均海拔不足2米,本就时刻面临被海水吞噬的风险,如今叠加异常气候灾害,已走到亡国边缘。她当即下令:“暂停北极部分非核心工作,全员转向图瓦卢救援!启动‘绝境救援+国土守护+民生重建’特级计划,不计成本、不惜一切代价,保住图瓦卢,保住这个国家的最后希望!”
当天下午,高小凤的专机带着首批救援物资直飞图瓦卢。降落在富纳富提环礁的临时起降点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沉默了:曾经的椰林被海水浸泡得枯黄倒伏,低矮的房屋只剩下半截屋顶露出水面,浑浊的海水中漂浮着家具、衣物和死去的海鱼;唯一的高地挤满了民众,老弱妇孺蜷缩在简陋的塑料布下,孩子们嘴唇干裂,眼神空洞,不少人因脱水和疾病昏迷不醒;几名当地官员跪在地上,看到高小凤的身影,立刻爬过来抱住她的裤腿,泪流满面:“高女士,求求您,救救图瓦卢,救救我们的族人!”
高小凤蹲下身,扶起带头的图瓦卢总理卡乌塞亚·纳塔诺,语气坚定如铁:“总理先生,我来了,图瓦卢不会亡!”她当即与图瓦卢政府签订“图瓦卢绝境救援与国土存续专项协议”:国际联盟首期投入35亿美元,启动三大紧急行动——
救援行动:协调10艘大型远洋运水船、5架大型运输机,24小时不间断运送淡水、应急粮食、药品和医疗设备,搭建10个临时医疗点,由中国、日本、德国的医疗专家组建跨国医疗队,救治患病民众;
国土守护行动:从北冰洋储水枢纽紧急调运防波设备,联合荷兰、中国的水利专家,在剩余岛屿周边搭建“生态防波堤”,种植耐盐红树林和珊瑚礁,减缓海水侵蚀;同时采用“人工抬升”技术,用环保填充物抬高核心居住区的海拔,打造“抗淹安全岛”;
民生重建行动:建设海水淡化厂、标准化住宅和生态农田,引入耐盐作物种子,帮助民众恢复生计,确保灾后能长期立足。
“全球共富防务联盟”的联军同步行动,2艘护卫舰抵达图瓦卢海域,一方面协助搭建海上救援平台,另一方面护送救援船队避开暗礁和风暴;护企队队员则分成小组,挨家挨户分发物资、转移老弱病残,哈立德带着队员跳进齐腰深的海水中,将一位昏迷的老人背到医疗点,自己的制服被海水泡得透湿,沾满了泥浆。
跨国医疗队刚搭建好临时医疗点,就涌来大批患者。中国疾控专家张教授发现,疫情是海水污染引发的霍乱,必须尽快提供干净饮用水和抗生素。“立刻给所有民众发放净水片,对污染区域消毒,重症患者优先注射抗生素!”张教授戴着防护面罩,连续工作18小时,声音嘶哑却一刻不停,亲手救治了50多名重症患者。图瓦卢女孩阿依娜只有6岁,因脱水和感染陷入昏迷,被母亲抱到医疗点时已奄奄一息。医护人员给她输液、喂水,高小凤守在旁边,用棉签轻轻湿润她干裂的嘴唇。当阿依娜缓缓睁开眼睛,虚弱地说了一句“水……甜的”,高小凤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滑落。
国土守护行动是最艰难的硬仗。荷兰水利专家扬·范德萨带领团队,在狂风巨浪中搭建生态防波堤:“图瓦卢的珊瑚礁是天然屏障,但已被破坏,我们要先修复珊瑚礁,再搭配人工防波设备,才能挡住高海潮。”队员们穿着潜水服,顶着3米高的海浪,潜入海底种植人工培育的耐温珊瑚苗,不少人被礁石划伤,却没人退缩。中国工程专家则采用“模块化抬升”技术,将预制的环保填充物分层铺设在核心居住区,再覆盖土壤,仅用15天就将部分区域的海拔抬高了1.5米,为民众搭建起“安全岛”。
然而,天公不作美。救援进行到第十天,一场强热带风暴突然逼近图瓦卢,风速达14级,巨浪拍打着临时防波堤,刚搭建的医疗点和物资仓库面临被冲毁的风险。高小凤当机立断:“所有人转移至抬高的安全岛,护企队和联军守住防波堤,医疗点做好加固,绝不能让之前的努力白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