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城的日头刚爬过东边的山尖,灵泉井边就围满了人。妇孺们端着陶罐、拿着粗碗,踮着脚往木架的方向望,连平时爱睡懒觉的小孩都被爹娘拽起来,攥着小木勺,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两罐泛着琥珀光的蜂蜜——昨天取蜜的热闹劲儿还没过去,今天的分蜜,成了全村最盼的事。
里正站在木架旁,手里拿着一根竹制的量勺,清了清嗓子道:“大家别急,按户来分,每家都有份!咱们先说好,地窖里存的两大罐是全村的应急粮,今天分的是预留的鲜蜜,每户一小碗,够吃个两三天。要是家里有老人、小孩或者受伤的,多补半勺,都听明白了吗?”
“明白!”村民们齐声应着,声音里满是期待。王婶站在人群前排,手里端着一个缺口的粗瓷碗,笑着对身边的阿云娘说:“这蜂蜜金贵,一会儿分了回去,先给阿云冲碗蜂蜜水,这孩子前几天帮着晒野菜,累得小脸都瘦了。”
阿云娘点点头,目光落在木架上的陶罐上:“可不是嘛,妞妞她娘昨天还跟我说,妞妞被蜜蜂蛰了一下,哭着要喝蜂蜜水,今天正好分了给她补上。”
正说着,陆承宇和老茶婆走了过来。老茶婆手里拿着一个小陶罐,里面装着特意留出来的、最浓稠的蜂蜜,是给上次中毒刚好转的张大叔准备的。“里正,开始分吧,早分完了大家也好做早饭。”老茶婆说道。
里正应了一声,拿起量勺,先从陶罐里舀出满满一勺蜂蜜,倒进王婶的碗里:“王婶,你家三口人,这是你的份。”
王婶接过碗,看着碗里金黄的蜂蜜,笑得眼睛都眯了:“谢谢里正,谢谢将军!这蜜看着就甜,中午我用它做野菜糕,给大家尝尝。”
陆承宇站在一旁,看着村民们有序地排队领蜜,心里满是暖意。他转头对老茶婆说:“老茶婆,一会儿分完蜜,咱们去看看张大叔,把这罐蜜给他送过去,让他每天冲点水喝,补补身子。”
老茶婆点点头:“好,我已经跟张大叔的媳妇说好了,咱们送过去正好赶上他喝早饭。”
这边正分着蜜,突然传来一阵争执声。陆承宇循声望去,只见后生大牛和春生正站在人群边缘,脸涨得通红,似乎在吵什么。
“怎么回事?”陆承宇走过去,轻声问道。
大牛见陆承宇来了,赶紧低下头,小声说:“将军,我……我想跟春生换点蜜。他家有个小弟弟,我想着把我这份里的蜂蛹给他,让他多给我半勺蜜。”
春生也赶紧解释:“将军,不是我不换,是我娘说,蜂蛹能给我弟弟补蛋白质,比蜜更重要。我也想换,可我娘不让……”
原来,昨天分蜂蛹时,每家都分到了一小碟。大牛家里只有他一个壮劳力,对蜂蛹兴趣不大,更想吃甜的蜂蜜;而春生家有个三岁的弟弟,身体弱,春生娘想让弟弟多吃点蜂蛹补身子,所以不让春生换。
陆承宇听明白了,笑着说:“这有什么好吵的?我这里还有点蜂蛹,是昨天张屠户炸剩下的,我没吃,给你,你把你的蜂蛹给春生,这样你们俩都能得偿所愿,好不好?”
大牛和春生都愣住了,随即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真的吗?谢谢将军!”大牛激动地说道,赶紧把自己碟子里的蜂蛹递给春生,春生也连忙把自己碗里的蜂蜜匀了半勺给大牛。
老茶婆在一旁看着,笑着说:“将军这主意好,咱们村里就是要互相帮衬,这样日子才能过好。”
解决了小争执,分蜜的队伍又恢复了秩序。不一会儿,村民们就都领到了蜂蜜,有的端着碗回家,有的则围在井边,迫不及待地想尝尝鲜。
赵虎也领了自己的那份蜜,他没回家,而是拿着碗走到正在训练的后生们身边。“弟兄们,歇会儿,尝尝蜂蜜!”赵虎喊道,把碗里的蜂蜜倒在几个干净的树叶上,分给后生们。
后生们训练了一早上,正口干舌燥,接过树叶上的蜂蜜,直接用手指蘸着吃。“甜!太甜了!”柱子一边嚼着,一边说,“比我小时候在镇上买的糖还甜,赵校尉,这蜜要是能多来点就好了。”
赵虎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只要咱们好好守护淮安城,以后再发现蜂巢,还能取蜜。不过现在得省着点吃,这蜜可是咱们的宝贝,平时舍不得吃,训练累了或者受伤了,才能拿出来补补。”
后生们纷纷点头,把剩下的蜂蜜小心地包好,放进怀里,打算带回家给家人尝尝。
陆承宇和老茶婆则提着给张大叔的蜂蜜,往村西头走去。张大叔家的院子里,晒着刚采的野菜干,张大叔的媳妇正蹲在井边洗衣服。见陆承宇和老茶婆来了,赶紧站起来:“将军,老茶婆,快进屋坐!”
走进屋里,只见张大叔正坐在炕上,脸色比前几天好了不少,但还是有些虚弱。他见陆承宇来了,赶紧想下床:“将军,您怎么来了?”
“张大叔,你别起来,躺着就好。”陆承宇赶紧按住他,把手里的陶罐递过去,“这是给你留的蜂蜜,最浓稠的,你每天冲点水喝,补补身子。老茶婆说,这蜜温和,适合你现在的情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