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麻烦还是来了。江南府的粮商王老板听说灵泉码头有种奇特的麦子,特意坐船赶来,想高价购买种子:“陆当家,您这麦子要是卖给我,我给您一千两银子一亩!江南府的达官贵人就好这新奇玩意儿!”陆承宇婉言拒绝:“王老板,这麦子是本地特有品种,种子不多,还得留着自己种,实在没法卖。”
王老板不死心,夜里竟派了人去偷种子,结果刚翻过木栅栏,就被瑞禾叶片上的银纹晃得睁不开眼,还没摸到麦穗,就被值守的刀疤脸抓了个正着。“陆哥,这小子还想偷瑞禾种子,揍一顿扔江里去!”刀疤脸怒冲冲地说。陆承宇摆了摆手:“放了他,给王老板捎句话,瑞禾是灵泉码头的根基,多少钱都不卖。”
王老板碰了一鼻子灰,却不肯罢休,回去后就散布谣言,说灵泉码头种了“妖禾”,会招灾惹祸。附近有些村民信了谣言,不敢再买灵泉码头的粮食。老秀才气得直拍桌子:“这王老板太歹毒了!咱们得想办法澄清,不然粮食卖不出去,损失就大了。”
陆承宇却很淡定:“不用澄清,等瑞禾成熟了,请附近村镇的村长来尝新,谣言自然不攻自破。”他让人在瑞禾地边搭了个草棚,准备在收割时办个尝新宴。
瑞禾成熟那天,陆承宇请来了沉沙村、新安村等十几个村镇的村长,还特意蒸了瑞禾馒头,煮了瑞禾粥。村长们尝了瑞禾做的食物,个个赞不绝口,新安村的李伯说:“这哪儿是妖禾,分明是瑞禾!俺吃了这馒头,腰不酸腿不疼,比吃了补药还管用!”
陆承宇趁机说:“这瑞禾只是品种特殊,是灵泉码头的肥土和灵泉水滋养出来的,不是什么妖物。以后我会给每个村子送些瑞禾面粉,让大家都尝尝鲜。”村长们纷纷点头,回去后就帮着澄清谣言,王老板的谣言很快就没人信了。
收割后的瑞禾种子攒了满满十麻袋,陆承宇留下五袋做种子,其余的磨成面粉,分给村民们和附近的村镇。沉沙村的村长捧着面粉,激动地说:“陆当家,您不仅帮俺们盖房,还让俺们吃上这么好的面粉,俺们真是无以为报!”陆承宇笑着说:“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以后有好种子,我还会分给大家。”
盐穗娘研究瑞禾面粉时,发现它不仅口感好,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用瑞禾面粉和艾草一起做饼,能驱寒暖胃;给体虚的老人和孩子吃,还能增强体力。”她把这个发现告诉了陆承宇,陆承宇立刻让林晚秋做了些艾草瑞禾饼,分给村里的老人和孩子,大家吃了都说舒服。
老秀才则把瑞禾的生长情况、种植技巧整理成册,取名《瑞禾种植纪要》,上面详细记录了瑞禾的播种时间、施肥方法、抗灾技巧,还画了瑞禾的生长图谱。他捧着册子说:“这瑞禾是灵泉码头的宝贝,得把种植方法传下去,以后就算遇到灾年,有瑞禾在,大家也不会饿肚子。”
陆承宇却有更深的打算:“瑞禾种子不能轻易外传,尤其是给那些心术不正的人。咱们先自己种,等攒够了种子,再分给信得过的村镇,让大家一起丰收。”他知道,这粒从铜盒里来的种子,不仅是粮食,更是责任,得好好守护。
转年开春,陆承宇把瑞禾种植面积扩大到五亩,还在地里挖了条小水渠,引灵泉水直接灌溉。瑞禾长得越发旺盛,成熟时竟出现了“一茎十二穗”的奇观,亩产真的达到了千斤,比普通麦子高出三倍多。吴掌柜的商船路过,见了瑞禾麦浪,惊叹道:“陆当家,您这麦子真是神了!江南府的达官贵人听说后,都托我来买,出价十倍都愿意!”
陆承宇依旧拒绝:“吴掌柜,瑞禾面粉可以卖给您一些,但种子绝对不卖。这些面粉您带去江南府,让大家尝尝鲜就行。”吴掌柜只好作罢,拉着满满一船瑞禾面粉离开了,没过多久就回信说,江南府的达官贵人对瑞禾面粉赞不绝口,还想再买。
这天,陆承宇在粮仓整理种子,突然发现去年种下的第一粒瑞禾种子的陶盆里,长出了一株小小的银苗,比之前的瑞禾更纤细,叶片上的银纹更亮。老秀才见了,突然想起《农书补遗》里的另一句话:“瑞禾三代生灵根,可护一方沃土。”
“陆当家,这是瑞禾的灵根苗!”老秀才激动地说,“有了这灵根苗,周围的土地都会变得更肥沃,以后种啥都能丰收!”陆承宇赶紧把灵根苗移栽到灵泉边的沃土上,每天用灵泉水浇灌。没过多久,灵根苗就长得枝繁叶茂,周围的土壤果然变得更松软,肥力也更足了。
盐穗娘发现,灵根苗周围的草药长得格外旺盛,药效也更好了:“这灵根苗不仅能肥田,还能增强草药的药性,真是个宝贝!”她在灵根苗周围种满了草药,没过多久就收获了一大批优质草药,卖给药商时,价钱比平时高了两倍。
刀疤脸则每天守在灵根苗边,生怕有人破坏:“这玩意儿是咱们的福气,谁要是敢动它一根手指头,俺跟他拼命!”陆承宇笑着说:“不用这么紧张,只要咱们守好灵泉码头,灵根苗就会一直在这里生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