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睦镇,寒意渐浓,新开垦的土地上,玉米和红薯早已收割完毕,谷仓里堆满了金黄的粮食,新居民区的屋顶上,晾晒着一串串红辣椒和玉米,透着丰收的喜庆。可这份喜庆,却被一封来自府城的紧急公文打破了——府城知府派人送来消息,说周边几个州县爆发了严重的蝗灾,蝗虫所到之处,庄稼颗粒无收,不少灾民正朝着灵睦镇的方向涌来,预计不出半个月,就会抵达灵睦镇。
消息传来,灵睦镇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陆承宇拿着公文,召集核心成员和各村村长,在集市的大暖棚里紧急开会。“府城来消息,周边州县闹蝗灾,灾民要往咱们这儿来,预计有上万人。”陆承宇的声音刚落,暖棚里就炸开了锅。
“上万人?这怎么可能!咱们灵睦镇现在才几千人,哪能容得下这么多灾民?”青山村的村长急得直跺脚,“而且咱们的粮食虽然够吃,但要养活上万人,根本撑不了多久,万一粮食不够,咱们自己人都要挨饿!”
李二狗也皱着眉:“是啊!上次扩荒,咱们才勉强安置了几千流民,这次来了上万人,土地和房屋都不够用,而且灾民鱼龙混杂,万一里面有坏人,或者带着瘟疫,咱们灵睦镇就危险了!”
陈老三也跟着说:“要不咱们把连心桥封了,在路口设卡,不让灾民进来?虽然有点狠心,但也是为了保护灵睦镇的百姓!”
不少村长纷纷附和,觉得陈老三说得有道理——灵睦镇好不容易才有了今天的好日子,要是因为接纳太多灾民而毁了,太不值得了。
周先生却摇了摇头:“不行!灾民们在蝗灾里失去了家园和粮食,要是咱们把他们拒之门外,他们只能饿死在路上,这太残忍了。而且咱们灵睦镇的互助精神,就是在别人有难时伸出援手,要是连灾民都不帮,咱们的互助精神还有什么意义?”
林晚秋也轻声说:“封桥拒客确实能暂时保护灵睦镇,但也会让灵睦镇的名声受损,以后谁还会相信咱们的互助精神?只是上万人的安置,确实是个大问题,咱们得想个周全的办法。”
暖棚里再次陷入争论,支持拒客的和支持接纳的两派,各执一词,互不相让。陆承宇看着争论不休的众人,眉头紧锁,没有说话——他知道,这是灵睦镇成立以来,遇到的最艰难的抉择:接纳灾民,可能会让灵睦镇面临粮食短缺、疫病传播、秩序混乱的风险;拒绝灾民,虽然能保住灵睦镇,但却违背了互助精神,更会让那些在绝望中投奔的灾民陷入绝境。
“大家先安静一下。”陆承宇终于开口,声音带着几分疲惫,却格外坚定,“我知道大家的顾虑,接纳灾民确实有风险,但拒绝他们,咱们良心不安。咱们灵睦镇能有今天,是因为大家团结互助,要是在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把他们推开,那咱们和以前那些冷漠的村镇有什么区别?”
他顿了顿,看着众人,继续说:“不过,接纳灾民不能盲目,咱们得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既要安置好灾民,也要保护好灵睦镇的百姓。我有几个想法,大家听听看。”
陆承宇走到地图前,指着上面的标记,缓缓说出自己的计划:“第一,咱们先在灵睦镇外围,靠近后山的地方,搭建临时的安置棚,把灾民和灵睦镇的核心区域隔开,避免混乱和疫病传播;第二,粮食方面,咱们把今年的粮食分成三份,一份留给灵睦镇百姓,一份给灾民,一份作为应急储备,同时组织灾民开垦后山剩下的荒地,种植耐寒的蔬菜和谷物,争取自给自足;第三,安全方面,咱们在安置棚周围设卡,派人24小时巡逻,登记灾民的身份,排查可疑人员,同时在安置棚里建临时医馆,由周先生负责,做好防疫工作;第四,秩序方面,咱们把灾民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个负责人,由灵睦镇的村民带领,组织他们劳动、学习,确保安置棚的秩序。”
暖棚里静悄悄的,所有人都在认真听着陆承宇的计划。李二狗第一个站起来:“陆当家,你的计划考虑得很周全!我支持你!我愿意带着人去搭建安置棚,设卡巡逻!”
陈老三也点头:“我也支持!我可以带着灾民去开垦荒地,教他们种庄稼,争取让他们早日自给自足!”
周先生笑着说:“临时医馆的事交给我,我会带着医馆的学徒和流民里懂医术的人,做好防疫和治病的工作,确保不会有瘟疫传播。”
林晚秋也说:“我会组织妇人们,给灾民准备食物和衣物,在安置棚里办互助小课堂,教灾民们识字和生活技能,让他们尽快融入灵睦镇。”
看到大家都支持自己的计划,陆承宇松了口气:“好!那咱们就按计划行动!李二狗,你现在就带人去搭建安置棚;陈老三,你去清点粮食,做好分配计划;周先生,你去准备防疫的草药和医疗器械;林晚秋,你组织妇人们准备食物和衣物;各村村长,你们负责通知村民,做好准备,同时选一些有经验的村民,协助安置灾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