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天一夜的奋战,临时堤坝终于建成了。浑浊的江水被堤坝挡住,水流速度渐渐减缓,虽然还有少量江水从堤坝缝隙渗出,却再也不会威胁到沿岸的梯田和房屋。村民们站在堤坝上,看着渐渐平稳的江水,疲惫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可大家还没来得及休息,老秦就发现了新的问题:“临时堤坝虽然挡住了洪水,但地基不稳,而且用的沙袋和木材容易被江水浸泡腐烂,要是再遇到暴雨,还是有被冲垮的风险,咱们必须尽快建永久性堤坝。”
陆承宇点点头,决定在临时堤坝的基础上,建一道永久性的石头堤坝。他派人去后山开采石头,去灵江岸边砍伐坚固的木材,还让陈老三准备水泥——这是周先生根据古籍记载,用石灰石、黏土和铁矿粉调配而成的,比普通的泥浆更坚固,适合建永久性堤坝。
接下来的几天,虽然暴雨停了,但灵江的水位依旧很高。村民们分成两队,一队继续加固临时堤坝,防止洪水再次上涨;另一队则忙着开采石头、搬运木材、调配水泥,建设永久性堤坝。
李二狗带着村民们,在临时堤坝的外侧打桩,用铁丝把木桩固定好,再把开采来的石头整齐地垒在木桩内侧,用水泥填充缝隙。“大家把石头垒整齐,水泥要填实,不能有缝隙,不然江水会渗进来,把堤坝冲垮!”李二狗一边示范,一边叮嘱村民。
老秦则在堤坝的内侧,指导村民们挖掘排水渠:“咱们要在堤坝内侧挖一条排水渠,把渗进堤坝的江水排出去,防止堤坝内部积水,影响堤坝的坚固性。”
陈老三负责调配水泥,他带着几个村民,按照周先生的配方,仔细地搅拌石灰石、黏土和铁矿粉,再加入适量的水,调成粘稠的水泥。“水泥的比例很重要,比例不对,堤坝就不坚固,大家一定要仔细,不能出错!”陈老三一边搅拌,一边对村民们说。
林晚秋和妇人们则继续在暖棚里熬制姜汤和热粥,还准备了包子和馒头,送到堤坝建设点。“大家辛苦了,快吃点东西,补充体力!”林晚秋把热粥递到村民手里,看着他们满是泥污的双手和疲惫的脸庞,眼里满是心疼。
周先生的临时医疗点依旧忙碌,每天都有村民因为搬运石头或搭建堤坝受伤。有个村民在搬运石头时不小心砸到了腿,周先生赶紧给他敷上止血的草药,用木板固定好,叮嘱他好好休息。“建堤坝虽然重要,但大家也要注意安全,要是受伤了,不仅帮不上忙,还会给大家添麻烦。”周先生对村民们说。
经过半个多月的努力,永久性堤坝终于建成了。这道堤坝高达三米,长五十米,用坚固的石头和水泥砌成,外侧的木桩牢牢地固定着堤坝,内侧的排水渠蜿蜒曲折,能有效排出渗水。站在堤坝上,看着平稳的灵江江水,村民们脸上满是自豪。
可就在大家以为可以松一口气的时候,一场更大的暴雨突然降临,灵江的水位再次上涨,湍急的江水猛烈地冲击着堤坝,堤坝外侧的几个石头被江水冲松动,有几处甚至开始渗水。“不好!堤坝要被冲垮了!”李二狗大声呼喊,带领村民们赶紧用沙袋加固堤坝。
陆承宇也赶到堤坝上,和村民们一起搬运沙袋。雨水打在脸上生疼,江水溅起的水花湿透了衣衫,可大家却没有一个人退缩。“大家再加把劲!一定要守住堤坝,守住咱们的家!”陆承宇大声喊道,手里的动作却丝毫没有减慢。
老秦则在堤坝内侧,指挥村民们疏通排水渠,把渗进堤坝的江水排出去:“排水渠一定要畅通,不能让江水在堤坝内部积聚,不然堤坝会被泡软,更容易垮塌!”
经过一天一夜的奋战,暴雨渐渐停了,灵江的水位也慢慢下降,堤坝终于守住了。村民们瘫坐在堤坝上,浑身湿透,脸上满是疲惫,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太好了!咱们守住堤坝了!灵睦镇安全了!”李二狗激动地喊道,眼里满是泪水。
陆承宇看着眼前的堤坝,心里满是感慨:“这道堤坝,是咱们大家用汗水和心血建成的,它不仅挡住了洪水,更凝聚了咱们灵睦镇的团结和勇气。以后,就算再遇到山洪,咱们也不用怕了!”
暴雨过后,灵睦镇组织村民们清理洪水带来的淤泥和杂物,修复受损的梯田和田埂,重建被洪水浸泡的房屋。周先生带着医馆的学徒,在村里巡查,给村民们发放预防瘟疫的草药,确保没有疫病传播。
林晚秋则组织妇人们,给受灾的村民送去衣物和食物,帮助他们重建家园。“大家别担心,咱们一起努力,肯定能尽快恢复家园,日子会越来越好的!”林晚秋安慰着受灾的村民。
几天后,灵睦镇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梯田里,村民们忙着补种秧苗;新居民区里,受损的房屋被一一修复;集市上,叫卖声渐渐响起,充满了烟火气。
这天,陆承宇、林晚秋、周先生、李二狗、陈老三和老秦等人,站在新建的堤坝上,望着平稳的灵江江水和沿岸生机勃勃的景象,心里满是欣慰。老秦笑着说:“这道堤坝不仅能挡住洪水,还能在旱季的时候蓄水,灌溉咱们的梯田,真是一举两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