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案制定后的第三天,又一场“试探”悄然来临。府城的两名衙役突然来到灵睦镇,声称要“检查户籍”,要求陆承宇提供联盟所有村民的姓名和籍贯,还要登记每家每户的粮食储存量。
“我们灵睦镇的户籍早就在府城登记过,粮食储存也是村民们自己的财产,凭什么要再检查?”李二狗挡在衙役面前,语气不满地说,“你们要是有知府的公文,就拿出来看看;要是没有,就请回吧!”
衙役脸色一沉,语气强硬地说:“我们是奉知府大人的命令来的,难道还需要向你们解释?赶紧把户籍和粮食数量交出来,不然我们就回去禀报知府大人,说你们灵睦镇抗命不遵!”
陆承宇走了出来,脸上带着平静的笑容,手里却拿着之前府城登记户籍的文书:“两位差役辛苦跑一趟,不过我们的户籍确实已经登记过了,这是当时的文书,你们可以看看。至于粮食储存量,都是村民们辛苦种出来的,用来养活自己和家人,实在没有必要上报给官府。”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要是知府大人有其他吩咐,比如需要我们支援府城的粮食,只要是合理的要求,我们肯定会尽力配合,但这种无理由的检查,我们实在无法满足。”
衙役接过文书,翻来覆去地看了半天,也没找出什么破绽。他们原本是想通过“查户籍”的名义,摸清联盟的人口和粮食情况,顺便挑拨陆承宇与村民的关系,可没想到陆承宇早有准备,态度既不卑不亢,又没给他们留下任何把柄。两人对视一眼,只好悻悻地说:“既然有文书,那我们就回去禀报知府大人。不过你们最好配合官府的工作,不然以后有你们好受的!”说完,转身离开了灵睦镇。
看着衙役的背影,李二狗忍不住问道:“你怎么知道他们会来查户籍?”陆承宇笑了笑:“知府第一次试探贸易队没成功,肯定会换个方式,查户籍既能摸清咱们的底细,又能制造麻烦,是他的惯用手段。我早就把之前的户籍文书准备好了,就是为了应对这种情况。”
接连两次试探都没能得逞,知府似乎暂时收敛了动作,但陆承宇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平静。他没有放松警惕,反而进一步加强了联盟的防御和内部团结——组织各村联防队进行实战演练,模拟官府人员突袭的场景;召开联盟村民大会,向大家说明知府的试探行为,让村民们做好心理准备;还与周边合作州县加强联系,约定一旦知府有进一步的打压行动,就联合起来向更高一级的官府上书,揭露知府的恶行。
一周后,贸易队顺利从安和县返回,不仅带回了销售特产的银子,还带来了安和县县令的消息——知府最近在府城周边的村子里张贴告示,声称“灵睦镇互助联盟未经官府许可,私自组织贸易,扰乱市场秩序”,试图败坏联盟的名声,阻止其他村子与联盟合作。
“知府这是在打舆论战啊!”周先生看着贸易队带回的告示副本,皱着眉说,“他怕硬的不行,就来软的,想让其他村子不敢和咱们合作,孤立咱们。”
陆承宇却并不担心,反而笑着说:“他越这么做,越说明咱们的联盟已经让他感到威胁了。而且百姓们心里都有杆秤,咱们的贸易都是公平交易,给其他村子带来了实惠,不是他一张告示就能抹黑的。”他当即决定,派林晚秋带着联盟的特产和合作协议,前往周边几个还在观望的村子,实地展示联盟的实力和诚意,争取让他们加入联盟。
林晚秋带着队伍出发后,陆承宇又组织村民们在灵睦镇集市上举办了一场“开放日”,邀请周边村子的村民来参观——展示满仓的粮食、坚固的石屋、运转的水磨坊,还有村民们脸上幸福的笑容。不少村子的村民看到灵睦镇的发展,又听说了联盟的互助模式,纷纷表示愿意加入,甚至有人当场就签订了合作协议。
知府的“舆论战”不仅没能孤立联盟,反而让更多人了解到了联盟的优势,成了一场“反向宣传”。当林晚秋带着三个新加入的村子代表回到灵睦镇时,陆承宇正在粮仓前检查新收的粮食,看着满仓的金黄谷物,他知道,知府的第一次试探已经以失败告终,但未来的挑战还会更多。
林晚秋带回三个新加盟的村子,灵睦镇互助联盟的规模正式扩大到二十六个村子。消息传到府城,知府气得将手中的茶杯狠狠摔在地上,青瓷碎片溅了一地。“一群乡野村夫,竟然还敢和本府作对!”他在书房里来回踱步,脸色铁青,“两次试探都没能拿捏住他们,现在反而让他们越来越壮大,再这样下去,这府城周边岂不是要成了陆承宇的天下?”
身旁的师爷连忙上前,躬身说道:“大人息怒,灵睦镇联盟如今势头正盛,硬拼恐难奏效,不如换个法子,从内部瓦解他们。”
“内部瓦解?”知府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师爷凑近低声道:“据属下打探,新加入联盟的三个村子,之前一直受张地主残余势力的骚扰,投奔灵睦镇不过是权宜之计。他们与老成员村之间本就有隔阂,咱们只需暗中派人挑拨,让他们觉得陆承宇偏心老村、亏待新村,再许以一些好处,说不定就能让他们脱离联盟,甚至反过来对付灵睦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