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磺的处理则相对简单,只需将硫磺石研磨成细粉末后,用细筛过滤掉杂质即可。但林晚秋发现,硫磺粉末在潮湿的天气里容易结块,影响火药的混合效果。她建议在硫磺粉末中加入少量干燥的草木灰,吸收水分,防止结块。试验证明,这个方法确实有效,加入草木灰后的硫磺粉末,即使在阴雨天气里也能保持干燥松散。
原料和比例都确定后,制作工艺的规范化就成了重点。陆承宇和老秦一起,制定了详细的制作流程:第一步,原料预处理,将硝石提纯、木炭和硫磺研磨过滤;第二步,按比例称重,确保三种原料的比例精准无误;第三步,混合搅拌,由专人负责,搅拌时间不少于半个时辰;第四步,干燥储存,将配好的火药放在干燥通风的仓库里,避免受潮。
为了确保制作过程的安全,林晚秋还制定了一系列安全规范:制作火药的场地必须远离火源和居民区;操作人员必须穿着棉质衣物,禁止穿化纤衣物(虽然此时没有化纤,但强调禁止穿容易产生静电的衣物);操作过程中禁止吸烟、使用明火;每次制作完成后,必须将场地清理干净,避免火药残留。
研制小组还对引线进行了改进。之前使用的是普通的棉线,燃烧速度不稳定,容易受潮。他们将棉线浸泡在硝石溶液中,然后晾干,制成了硝石引线。这种引线燃烧速度均匀,不易受潮,安全性和可靠性都大大提升。
这天,研制小组按照优化后的配方和工艺,制作了五十个火药罐和一百支火药箭,准备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实战演练。演练场地依旧选在西山荒坡,李二狗带领一百名青壮联防队员,分成两组,模拟攻防战斗。
“进攻组,携带火药罐,对防守组的阵地进行攻击;防守组,利用盾牌和掩体,躲避攻击,并伺机反击。”陆承宇站在高处,大声下达命令。
演练开始后,进攻组的联防队员们点燃火药罐的引线,朝着防守组的阵地扔了过去。“轰!轰!轰!”一连串的爆炸声响起,防守组的阵地被烟雾笼罩,泥土和碎石飞溅。防守组的队员们则躲在盾牌后面,等烟雾散去后,立刻发起反击。
这次演练非常成功,五十个火药罐全部正常爆炸,威力稳定,没有出现任何安全事故。李二狗兴奋地跑到陆承宇身边:“陆当家,太完美了!按照这个配方和工艺制作的土炸药,简直就是咱们的制胜法宝!”
陆承宇却没有放松警惕:“演练成功不代表实战中就不会出问题。咱们还要继续优化,比如制作不同威力的火药,针对不同的目标使用;还要研究如何将火药罐和火药箭做得更轻便,方便联防队员携带。”
接下来,研制小组开始制作不同威力的土炸药。他们通过调整原料比例,制作出了三种类型的火药:威力较大的“攻坚火药”,用于炸毁敌人的堡垒和防御工事;威力中等的“野战火药”,用于野外战斗中的攻击;威力较小的“信号火药”,用于发送信号和制造烟雾。
同时,他们还对火药罐和火药箭进行了改进。将火药罐改成了圆柱形,外面缠绕着铁丝,增加了爆炸时的杀伤力;将火药箭的箭头改成了空心的,里面装满火药,发射后可以在敌人的队伍中爆炸,威力更大。
随着土炸药的制作工艺越来越成熟,联盟开始批量生产土炸药。陆承宇在西山荒坡修建了专门的火药制作工坊和储存仓库,工坊和仓库之间相隔一里地,中间挖了防火沟,周围布置了哨兵,确保安全。
火药工坊由老秦负责管理,他严格按照制作流程和安全规范,组织村民们进行生产。每个操作人员都经过了严格的培训,熟悉制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储存仓库则由专人看管,实行双人双锁制度,每次领取火药都需要经过陆承宇的批准,并详细记录领取的数量和用途。
这天,王知府派来的使者来到了灵睦镇,说是府城周边出现了一股势力庞大的匪患,聚集了上千人,到处烧杀抢掠,府城的军队难以抵挡,希望灵睦镇联盟能派出联防队支援,并支援一些土炸药。
陆承宇召集核心成员商议。李二狗立刻说道:“上千人的匪患,这可是大麻烦!不过咱们有土炸药,只要派出联防队,再带上足够的火药罐和火药箭,一定能把他们打跑!”
老秦却有些担忧:“咱们的联防队虽然训练有素,但人数只有五百多人,面对上千人的匪患,恐怕还是有些吃力。而且土炸药的数量有限,要是一次性用太多,后续的防御就会受到影响。”
林晚秋也补充道:“还有,咱们的土炸药配方是联盟的核心机密,要是支援给府城的军队,万一配方泄露出去,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后果不堪设想。”
陆承宇沉吟片刻,说道:“匪患不除,周边地区永无宁日,咱们灵睦镇也迟早会受到威胁,支援府城是必要的。但土炸药的配方绝对不能泄露,而且联防队的支援也要讲究策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