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房子也就是现在看着还不错,明年就旧了。
疍家人都会,他们以前在船上,就是这么盖建房子的。
我用了300斤鱼肉,请疍家人弄的。
地基都没有打,这房子全是湿木头建的,最多五年,木头就得长虫。”
林勤辉但凡有一点办法,都不会这么潦草的建木房子。
“5年够了。”
林深海没好气的翻了一个白眼,“5年你们兄弟俩,都打不够建房子的石头。
就没有必要折腾了,还是回村里吧!
你爹妈和大嫂,虽然混不吝强,但也不是无懈可击,收拾他们简单得很。”
“村里是不回了,打死也不回!
就算随便找一个大石包下住下,也不跟他们搅合在一起。”
林勤辉掀了掀眼皮,遮住眼底的冷意。
“五叔,不要为我们担心。
我们一定会打够石头的,实在不够就买。
我二哥力气大,我俩计划两年就把石头搞好,第三年就建新房子。”
林深海没有纠正自作多情的林勤辉,心安理得接受了他的感谢。
“有志气是好事,这院墙全是竹子插的,太危险了,根本防不住大野兽。
早建早安生,多一份安全。”
林勤辉重重的点头,“可不是咋的,晚上还能听到野兽嗷嗷的声音。
我二哥在后门挖了一个陷阱,丢了点儿海货边角料进去。
时不时的还能抓住野鸡,野兔什么来的?
生活上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说来也讽刺。
虽然这是荒年,但我二哥那几个小崽子,上山后还长胖了点,眼睛都灵动不少。”
“上山后又是野鸡,野兔,海货管够,当然得长胖!”
林勤狍摸着憨厚的脑袋,眼里全是感激。
“以前在岛上,别说吃野鸡了,汤都没得喝的。
谢谢五叔,五婶,不是你们帮助我们兄弟俩,现在还在老宅当牛做马。”
黄书瑶轻轻摇头,“我们当时可没有帮你,你要谢还是谢你四弟吧!
是他愿意拉你一把!”
“要谢的,都要谢!”
林勤狍最近跟着林勤辉屁股后面转,学聪明不少,不像以前那么老实巴交的。
他规矩的给大家把功夫茶满上,“以前是我傻,你们点醒了老四,老四点醒了我。
归根结底我是得利最多的人,你们当得起这声谢!”
“你读过书?”
黄书瑶眼里闪过疑惑,“你看事情如此通透,不是一个大字不识的渔民该有的。”
林勤狍轻轻的点头,眼里全是嘲讽。
“没有正经上过学堂,但是识字。
我只是辈分比较小,实际岁数,跟大爷爷比也只小十五岁。
当时林秀才在村里开学堂,我大哥要我帮他写大字,帮我求来的恩宠。
娘和爹宠儿子,拗不过大哥,就允许我去学堂门口听课。”
“既然识文断字,我不相信你没发现,你们家的怪相。”
黄书瑶更糊涂了,“为什么不反抗?”
林猴子帮他解释,“林家岛是一个封闭的小岛,人也是一个井底之蛙。
他们没有跟上新社会的脚步,还是旧思想。
一个孝字,就能压弯他的脊梁,不是不反抗,而是不敢反抗。
他的莽,又何尝不是一种异类的反抗。
林秀才教的是千字文,四书五经,还有孝经。
读了书的人,反而被所谓的知识框住了。
岛上分家过得潇洒的人,都是大字不识的人。”
黄书瑶脸上的表情很扭曲,还有那么一丝龟裂。
“真他妈的是旧社会的余孽,难怪岛上上了40岁的女人,都是小脚。
这就能解释通了,林家岛还在过男权时代。”
“是啊!
岛上比外面晚了一个民国时代。
封闭的林家岛,根本没有经历过军阀和响马,在新华国成立之前,都是一群没有户籍的黑户。
不过现在好了,有新鲜的血液加入,慢慢的大家都会被同化,融入新社会。”
林猴子眼里闪过悲哀,又恨又痛快的道。
“鬼子打到任何地方,都是灾难,唯独打到林家岛,算是歪打正着帮这帮井底之蛙,见世面了。”
林深海接过话茬,“祸福相依,如果不是鬼子,林家岛说不定还是一个封闭的小岛。
成为一个三不管的地带。
云南边界就很多这种地方,现在已经画好国际线,他们想加入华国比登天还难。
华国倒是想接手他们,但是边界国家捣乱,整得边境山民苦不堪言。”
“确实,咱们华国虽然现在破败不堪,国民也过得艰辛。
但只是暂时的,华国是一个人权至上的国家。
纳入华国范围,就相当于保证了人身安全,睡觉也要踏实一点。”
黄书瑶轻声附和,这个世界的华国,跟后世的中国历史走向基本一样,就连59年的天灾都一样。
她相信华国假以时日,一定会赶上后世,甚至更强大。
前世的中国是在80年代,改革开放经济复苏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