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懿站在“普罗米修斯-II”项目实验室的冷光下,凝视着培养皿中那些经基因编辑后神经连接发出诡异荧光的裸鼹鼠脑组织切片。
越是深入这个项目的核心,一种难以言喻的违和感就越发清晰——这绝不仅仅是单纯的学术研究。
项目对生物神经网络进行强制性“嫁接”和“引导”的底层逻辑,充斥着一种将生命体视为可编程硬件的冷酷意味,这与她在吴伯安诊所遇到的那个疑似受到精密能量干扰的病人的症状,隐隐呼应。
“奎恩生物科技”——这个名字如同幽灵般,开始在她的双重生活中频繁闪现。它不仅是为“普罗米修斯-II”提供关键资金和技术支持的合作伙伴,其触角更伸向了令人咋舌的广泛领域。
通过公开渠道和“渔夫”暗中传递的碎片信息,沈懿逐渐拼凑出这个跨国巨头的轮廓。
表面上,奎恩生物科技专注于mRNA技术平台、AI驱动的药物研发等前沿领域。但更深层的调查显示,它涉足生物基原材料转化、甚至与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存在未公开的合作项目。这种从民生健康到国防科技的跨越,远超一家普通生物科技公司的范畴。
奎恩尤其热衷于探索人工智能与生物医学的交叉领域,这与“普罗米修斯-II”的方向高度一致。有迹象表明,他们可能在利用AI模型反向设计生物体包括人体的神经信号通路,试图实现某种形式的“跨物种通讯”或“意识干预”。这种研究无疑游走在伦理与法律的刀锋边缘。
公司的股权结构复杂得像迷宫,通过层层离岸公司遮蔽,最终指向几个极为隐秘的欧洲老牌财团。这些财团的历史与能源、军工乃至情报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渔夫”最近一次加密通讯中也特意提及:“近期多次检测到对‘奎恩’的试探性网络攻击源自身份不明的国家级实体,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你的优先级需提高。”
这证实了奎恩生物科技的水比想象中更深。
一切的线索似乎都隐约指向,奎恩生物科技可能在背后支持甚至主导着“普罗米修斯-II”项目中最为禁忌的那部分探索。
就在沈懿苦于无法接近奎恩核心圈层时,一个意想不到的突破口,竟来自师父清风道长那边。
老道长在米国的“道法自然”养生课程,以其玄妙的东方哲学和切实的健身效果,悄然在波士的华人精英圈子里风靡起来。几位本地的华裔富商和高管成了他的忠实信徒,其中一位名叫柴国道的银行家,尤为虔诚。
在一次课后饮茶闲聊中,清风道长依照沈懿之前的委婉请托,看似随意地将话题引向了波士的商业环境。
柴先生谈兴正浓,提到自己与不少高科技公司有业务往来,其中包括“那家背景很硬、做事风格有点神秘的奎恩生物科技”。他略带炫耀地透露:“下周三晚上,奎恩家的少东家凯尔·奎恩在私人庄园有个沙龙派对,门槛极高,受邀的非富即贵。我们华人圈里,好像就我被邀请了。”
姓柴?
沈懿听到师父转述这个名字时,心中猛地一动。她立刻联想到了那个阳光又有点缠人的学长——柴谦。
难道……
进一步的调查结果让她微微吸了口凉气。
柴谦的背景远不止一个普通的华裔优等生。他的父亲,正是这位银行家柴国道,在波士华人金融圈颇有声望,而他的母亲,据传在联邦政府的某个部门担任要职。柴谦本人,是名副其实的银行家公子。
一个计划瞬间在沈懿脑中成型。
这或许是潜入奎恩内部、一探究竟的天赐良机。
……
沈懿主动约柴谦在校园咖啡厅见面。
当柴谦受宠若惊地赶到时,沈懿没有寒暄,直接切入主题,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认真:“柴谦,我需要你帮我一个忙。下周三晚上,奎恩生物科技的沙龙派对,我想作为你的女伴参加。”
柴谦愣住了,脸上写满了惊讶和困惑:“你怎么会知道那个派对?那是我父亲生意上的场合,很无聊的。而且……你为什么要去?”
“我对奎恩的前沿研究很感兴趣,想寻找实习或合作的机会。”
沈懿早已准备好说辞,目光坦然地看着他:“这是个难得的机会。你能帮我吗?”
柴谦看着沈懿那双深邃的眼眸,拒绝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他挠了挠头,有些为难,但最终还是答应下来:“好吧……我试试看。我去跟我爸说,就说……你是我很重要的朋友,想见见世面。”
他心里暗自庆幸,父亲一直希望他多接触家里的商业人脉,这次带沈懿去,或许正合他意。
“谢谢。”
沈懿的嘴角牵起一个极淡的弧度,却让柴谦心跳漏了一拍:“我欠你一个人情。”
“没、没事!”
柴谦连忙摆手,耳根微微发红。
周三晚,当沈懿身着柴谦为她准备的、合身但不张扬的晚礼服,出现在派对庄园门口时,她迅速调整呼吸,悄悄将将玄玉印记铺散开,而自己内力收敛到极致,让自己看起来像一个略带拘谨又充满好奇的女学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