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辈分,邢云龙第二个发言,“宗主,长老,师尊,弟子赞同老胡的看法。
我认为,透过‘上界之门’所见,应该是一种因人而异的虚拟画面。
敖钦曾说过,‘上界之门’影像千人千面,每个人看到的都不相同。
若真如此,理论上,仙界就应该有无数个样子。
那还能叫仙界吗?我看应该叫平行世界才对。
存在无数个平行仙界是不可能的,也毫无意义。
敖钦描绘了它所看到的场景——它们本族的两位仙者,正与半兽人群体斗法……
它能确定其中两位是本族仙者,即说明画面中那两位与它想象中的本族仙者形象吻合。
至于上界之门为何要因人而异,提供符合个人想象的画面,我认为,那或许是一种预言。
比如,敖钦看到的影像,预示着将来蛟龙一族可能要与某一界的半兽人群体发生大战。
老胡看到的影像,预言他的家乡将来会变成画面中那个样子……”
胡守礼刚才说的比较笼统,邢云龙算是给做了一个总结。
有理有据。
赵思露发言,“宗主,长老,华师兄,我完全赞同云龙的说法。
我认为,上界之门应该称做‘预言之门’,或者‘未来之门’。
化神大能每隔1000年便要去看一眼,可能就是为了从上界之门影像中获得什么启示。
有人会得到机缘,有人会有所感悟。
传说,上界之门里藏着仙界的秘密,应该是怀疑‘上界之门’为来自仙界的宝物……”
华安、韦定理持同样观点,便不需要说了。
研讨会得出结论:“上界之门”预言地球界将走科技文明与修仙文明结合的道路。
该结论让人背后发凉。
“上界之门”知晓地球界的存在,也知道神虚宗这帮人正在干什么。
它是早已知晓?还是通过老胡心中所想知晓?
它是预言地球界会走这条道路?
还是想通过老胡提醒神虚宗,说地球界应该走这条道路?
没人知道答案。
刘长兴认为,这些问题是讨论不明白的,没必要浪费时间。
宣布跳过,讨论现实问题——要不要接受“上界之门”提醒,沿着修仙文明与科技文明融合的道路走下去?
与会者意见惊人一致——必须走下去!
三长老韦定理举例说明,“隐身符,玄武符,极光符,这三种在万象天穹10万灵石起步,还特么限售的符宝,我们已经可以批量印制,每张成本仅1000灵石。
没有科技文明支持,简直难以想象。
还有,老米三个凡人仅凭一台计算机,一款人工智能,一部《阵道初解》,就能将《阵道真解》记载的大部分法阵推演出来。
他们自主设计的《致幻法阵》,创意奇特,架构严谨,威力惊人。
理论上,化神大能受困其中,也得经受一次心魔劫……
这样的法阵,让我一个人想,就算想破脑袋也搞不出……”
刘长兴笑着问他,“早就听说你要把《致幻法阵》融入《迷踪锁龙阵》,搞怎么样了?我可一直等着呢。”
韦定理傻笑,“法阵构架已经做出,在电脑上完成了虚拟布置……”
刘长兴道,“不要虚拟,我要你在现实布置。”
韦定理挠头,“《致幻法阵》过于特殊,制作阵基需要用到六阶灵材梦魇砂,没地方弄呀……”
梦魇砂?
刘长兴耳熟,很快想起来,他在万宝阁那张《兑换清单》上见过。
这就没办法了,万宝阁都在满世界找的六阶灵宝,可不好搞。
问题搁置,慢慢想办法。
就修仙文明与科技文明结合的问题,胡守礼想发言。
这货级别最低,修为最低,资历最浅,有幸列席会议,老实旁听得了,参与感还特么挺强。
向来自诩民.主的刘真人当然会允许他讲话。
老胡也不怯场,“宗主,长老,主管,弟子坚决支持修仙文明与科技文明结合。
理由各位主管讲的非常全面,我就不多说了,我只有一个具体的应用建议。
我建议宗门对几艘灵舟进行改造,加装激光探测系统或是雷达预警系统,增加灵舟视距,提高生存能力。”
灵舟改装这一块业务归三长老管,大家看向韦定理。
韦胖子摸着下巴,问老胡,“筑基修士神识探测距离百里以上,够用了吧?有必要安装电子系统吗?
再说,灵舟可大可小,电子雷达系统不能缩放,没法固定呀?
每次使用都要现安装,用完再拆卸,太麻烦了吧?”
不愧是专业领导,几个问题都问在点子上。
却不想,胡守礼执意坚持,“三长老,弟子知晓筑基修士神识主动探测距离可达数百里。
但是,人的精力终究有限,总有失神的时候。
电子设备就不同了,不仅探测距离可达千里,还可以全天候不休,探测无死角,接近零失误。
安装了电子探测系统,便不再需要修士运用神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