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航者”计划的启动,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战后致力于重建和消化技术的人类社会中激起了巨大的波澜。支持者视其为文明迈向成熟的必然一步,是摆脱“摇篮”命运、主动掌握自身未来的壮举;反对者则担忧这会过度消耗本就紧张的资源,甚至可能过早暴露人类的存在,引来更强大的敌人。
但在莫凡、霍斩将军等最高决策层的强力推动下,以及那场惨烈胜利所带来的信心加持下,计划最终还是以最高的优先级得以实施。
位于小行星带的巨型船坞“星璇”开始全功率运转,无数工程船如同工蚁般忙碌,将采集自谷神星、灶神星等天体的稀有金属,以及冶炼好的“源质合金”运送到这里。基于“规则共振超距传输”技术和部分逆向自“收割者”残骸的超光速航行原理,新一代的恒星际飞船设计图被反复论证、优化。
与此同时,对那个来自银河系中心方向的未知信号的破译工作,也在“希望之城”最核心的密级实验室中紧锣密鼓地进行。由灵灵亲自牵头,组建了一支囊括了语言学、信息学、规则物理学等领域顶尖专家的团队。
实验室中央,全息投影上不断流动着那段复杂而微弱的规则波动数据。它不像任何一种已知的语言或编码,更像是一种……多维度的、蕴含了图像、声音、概念甚至情感的综合信息流。
“我们尝试了元始文明、烬族乃至‘播种者’数据库中所有的解密逻辑,都无法有效解析其核心结构。”一位信息学专家皱着眉头汇报,“它的规则基底非常奇特,似乎……更偏向于某种生物性的感知共鸣,而非纯粹的逻辑符号。”
“生物性共鸣?”灵灵若有所思。她回想起莫凡带回的关于“播种者”的信息,那个古老文明似乎更倾向于观察和引导,而非直接干预。难道这个信号源,是另一种类型的文明?
“或许,我们不应该只用‘机器’的逻辑去理解它。”莫凡的声音从实验室门口传来。他刚刚结束了对新一代飞船引擎的测试,脸色比之前红润了不少,但眼神中的深邃更胜往昔。
他走到全息投影前,凝视着那流动的数据,缓缓伸出手。他没有试图去解析,而是闭上了眼睛,调动起灵魂深处那丝与“源初之火”的共鸣,将自己的感知频率调整到与那未知信号尽可能接近的波段,然后……轻轻地“触碰”了过去。
这是一种极其冒险的尝试,如同在黑暗中向未知的存在伸出手。实验室众人都屏住了呼吸。
起初,是一片混乱的、无法理解的噪音。但渐渐地,随着莫凡将“源初”那充满生机与秩序的特性如同滤镜般融入感知,噪音开始褪去,一些模糊的“意象”开始浮现——
那是一片无边无际的、散发着柔和荧光的紫色星云,星云中似乎有巨大的、如同水母般的生物在优雅地游弋……一颗被绿色藤蔓完全包裹的行星,藤蔓如同神经网络般搏动着光芒……一种充满了哀伤与急切的韵律,如同跨越了亿万光年的求救呼喊……最后,是一个不断重复的、指向某个具体星域坐标的定位信标!
莫凡猛地睁开眼睛,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但眼神却亮得惊人。
“不是一个科技文明的通讯……更像是一个……生态圈,一个活着的星域文明,在发出求救信号!”他语出惊人。
“生态圈文明?活着的星域?”灵灵和专家们都愣住了。这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畴。
“是的,”莫凡肯定道,他将自己感知到的意象共享给了实验室的主机,“你们看,这些意象并非独立的,它们是一个整体。那片紫色星云、那些生物、被藤蔓包裹的行星……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我们无法理解的生命联合体。而它们正在遭受威胁,它们在求救,并且给出了坐标!”
全息投影上,根据莫凡提供的意象和那个定位信标,星图迅速更新,在银河系中心方向的某个悬臂区域,标注出了一个遥远的光点。
“这个坐标……距离我们超过两万光年!”导航专家计算后倒吸一口凉气。以人类目前正在建造的新飞船的理论最大速度,往返也需要极其漫长的时间。
“威胁来自哪里?是‘收割者’吗?”霍斩将军通过远程连线参与了讨论,他的声音严肃。
“无法确定,”莫凡摇头,“信号中的‘哀伤与急切’很清晰,但关于威胁源的信息非常模糊,似乎被某种干扰或者其本身的信息表达方式所限制。但无论如何,一个能够进行跨星域信息投射的文明在求救,这本身就意味着巨大的危机,也可能意味着……机遇。”
他看向众人:“如果我们响应这个求救,不仅可能接触到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获得难以想象的知识和技术,更可能找到一个潜在的、共同对抗‘收割者’的盟友。毕竟,‘收割者’是秩序与生命的天敌。”
会场陷入了沉默。两万光年,未知的威胁,全新的文明形态……这一切都充满了巨大的不确定性风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