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何雨柱骑着崭新的自行车停在娄家那气派的雕花铁门前时,门房老陈早已不是当初那种略带审视的眼神。他几乎是小跑着迎了上来,脸上堆满了发自内心的恭敬笑容:
“哎哟,何师傅来了!快请进快请进!大小姐早上还念叨着雨水妹妹呢!”老陈麻利地帮忙把自行车推进院子停好,眼神在崭新的自行车上停留了一瞬,心中暗道:这何师傅,真是越来越不简单了。
“陈伯,麻烦您了。”何雨柱点头致意,牵着雨水的小手,从容步入娄家那花木扶疏、整洁雅致的花园。雨水再次被眼前的一切吸引,大眼睛好奇地四处张望,发出低低的惊叹。
娄振华和娄谭氏正在客厅里喝茶,听到动静,立刻起身相迎。他们的态度与过去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说之前对何雨柱的厨艺是认可和欣赏,那么现在,则多了一层深深的敬畏。
这种敬畏,源于那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千斤鱼”奇迹,源于那辆如同移动堡垒般奢华、只在外国画报上见过的现代化房车(他们至今还没完全消化这个概念),源于何雨柱在沙滩上为晓娥和雨水拍下的那上百张栩栩如生的彩色照片(这年代彩色胶卷极其稀有,冲洗技术更是难上加难),更源于那个能跑能跳精巧无比的遥控玩具车(那东西他们见都没见过)。
在娄振华这对见多识广的夫妇眼中,何雨柱身上笼罩着一层神秘的光环。他展现出的能力和拥有的东西,早已超出了他们认知中一个“厨艺高超的轧钢厂厨师”所能达到的极限。那千斤鱼,他们后来仔细琢磨过,绝非寻常渔民能捕获,更别提那运送的方式……简直匪夷所思。那房车、那照片、那玩具……每一样都指向一个深不可测的背景。
“柱子来了!快坐快坐!”娄振华亲自招呼,语气透着热络和尊重,“雨水也来了,快让晓娥姐姐看看你,她可想你了!”话音未落,穿着漂亮连衣裙的娄晓娥已经从楼上飞奔下来,惊喜地拉住了雨水的手。
“柱子哥!雨水!”娄晓娥笑容灿烂,“雨水,走,我带你去我房间玩,我有新买的娃娃!”
娄谭氏也慈爱地笑着:“去吧去吧,让孩子们玩去。”她看向何雨柱的眼神里,除了之前的欣赏,更多了几分慎重和探究。
佣人奉上香茗。娄振华看着何雨柱,开门见山:“柱子,今天过来是有要紧事?”他猜测,以何雨柱现在的“能量”和神秘背景,主动上门,绝不会只是串门。
何雨柱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姿态从容,目光坦然地看着娄振华:“娄叔,婶子,今天带雨水过来,确实有两件事想跟您二位商量,或者说,想请娄叔帮个忙。”
“柱子你太客气了,咱们两家现在是什么关系?有事你尽管说!只要在娄叔能力范围内,绝不推辞!”娄振华说得斩钉截铁,态度极其诚恳。他现在巴不得能帮上何雨柱的忙,加深这份“神秘”的联系。
“第一件事,是关于雨水上学。”何雨柱放下茶杯,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过几天就开学了,雨水也该上一年级了。我想让她去晓娥那所私立学校念书。那学校的环境、师资、氛围,都比街道办的公立小学好太多。雨水喜欢晓娥,上次跟着玩也开心,两个孩子做个伴也好。”他没有用“求”字,而是直接提出了要求,仿佛这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娄振华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大手一挥:“就这事儿?没问题!包在娄叔身上!明天我就让秘书去办手续。晓娥那学校校长跟我老朋友了,打个招呼的事儿。让雨水和晓娥一起上学,正好!互相有个照应,我们更放心!”他答应得极其爽快,甚至带着一丝“终于能帮上忙”的欣喜。以他的社会地位和关系网,安排一个名额确实易如反掌,更何况是卖给何雨柱这样“深不可测”的人物人情。
“多谢娄叔。”何雨柱微微颔首,表示感谢,但脸上并没有太多意外或者狂喜,仿佛一切都在预料之中。他随即话锋一转,抛出了更重磅的议题:“这第二件事,是想请娄叔帮忙打听一下门路。”
“哦?柱子你说。”娄振华身体微微前倾,神情专注起来。
“我想买房子。”何雨柱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现在住的那个95号大院,太杂,太乱。邻里之间的关系,想必娄叔那天送晓娥过去玩也看到了,算计太多,整天鸡毛蒜皮,吵得人头疼。我希望能找个独立的大院子,图个清净,也为了雨水能有个更好的成长环境。”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娄家这宽敞明亮的客厅和窗外的花园,继续道:“最好是那种独立的四合院,最好是两座并排着的。地方要大,我打算,买下来后,要把它们推倒,重新盖。”
“推倒重建?”娄振华和娄谭氏都略感惊讶。这个年代的私人房产交易本就稀少,买下来还要推倒重建的更是凤毛麟角。
“对。”何雨柱语气坚定,“外墙要建得很高,至少八米高,用最好的青砖或者石头,要结实,要能挡住外面的视线,里面的人干什么不容易被看到。内部怎么盖我有自己的想法。总之,要彻底隔绝外界,安全、私密、安静。地点最好离95号院别太远。价钱方面,”何雨柱直视着娄振华的眼睛,语气平淡却充满力量,“娄叔您尽管开口打听,钱,不是问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