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卫的城墙上,裕王朱载墎的手,紧紧抓着冰冷的墙砖。
他身后,长史李芳和太监孙隆,也是一脸的目瞪口呆。
地平线上,出现了一条黑色的长龙。
那条龙,蠕动得极其缓慢。
由无数的人,无数的车辆,无数的牲畜组成。
队伍的最前方,是黑色的玄甲军。
他们沉默地行进,步伐整齐得像一个人。
阳光照在他们黑色的铠甲和头盔上,不反光,只是吸收了所有的光线。
像一个移动的黑洞。
队伍的中间,是数不清的大车。
车上,坐满了妇孺和工匠。
他们脸上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眼神却不是麻木的。
而是一种混杂着茫然,忐忑,还有一丝期盼的复杂光芒。
队伍的两翼和后方,是那些被收编的青壮。
他们穿着五花八门的衣服,手里拿着简陋的武器。
但也在玄甲军老兵的弹压下,努力维持着队形。
延绵数里,不见首尾。
“殿下……这……这……”
李芳的嘴唇在哆嗦,他想说点什么,却发现自己词穷了。
他读过史书,知道什么叫“席卷天下”。
可书上的文字,哪有眼前这一幕来得震撼。
“林望……他不是去剿匪的。”
裕王喃喃自语。
“他是去把河南,搬了一小半回来。”
孙隆在旁边,谄媚地笑着,声音尖细。
“殿下洪福齐天,林都督才能有此神威啊。”
裕王没有理他。
他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力量。
不是他作为亲王的身份,不是父皇偶尔的恩宠。
而是这种,看得见,摸得着,能把山河都改变颜色的,实实在在的力量。
这种力量,让他心潮澎湃。
也让他,感到了一丝发自内心的恐惧。
城门大开。
林望骑着马,缓缓行至城下。
他抬头,看到了城墙上的裕王。
他翻身下马,对着城墙,遥遥一拱手。
没有下跪,没有高呼。
就像两个朋友,在打一个招呼。
裕王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波澜。
“开城门,迎林都督,凯旋!”
他亲自走下城楼。
这是他第一次,以主人的身份,迎接一位得胜归来的将军。
指挥使府里,没有庆功宴。
只有一张巨大的沙盘,和几个行色匆匆的文吏。
“张猛。”
“末将在!”
张猛大步走进来,他看着林望,眼睛里全是崇拜。
“城外西北角,新的居民区,建好了吗?”
“回大人,按您的图纸,第一批三百套院子,都建好了。水电……嗯,就是水渠和排污沟,也都通了。”
“很好。所有工匠和家属,按户籍册,直接分房入住。”
“从今天起,成立‘哈密户籍司’,所有新来的人,三天之内,必须登记入册,领取身份牌。”
“是!”
“李过。”
“在。”
李过走了进来。
他换上了一身玄甲军的普通军服,剃了头,刮了胡子。
整个人,少了几分匪气,多了几分沉郁。
“你的‘第一协’,就是那些新收编的青壮。给你三个月时间。”
林望指着沙盘上的一片区域。
“把他们练出来。我不要花架子,我要他们能上战场,能杀人。”
李过看着林望,眼神复杂。
这几天,他见识了太多。
玄甲军的训练,后勤,纪律。
每一样,都颠覆了他过去十几年在边军的认知。
他以为自己带兵很严。
可跟玄-甲-军一比,他的队伍,就是一群拿着武器的叫花子。
“大人放心。”
李过低下了头。
“我懂怎么把一群新兵蛋子,变成老兵油子。”
“很好。”
林望点点头。
“你的职位,是玄甲军第一协的协统。但我不给你配副手。”
“你的副手,要从你带出来的兵里,自己选。”
李过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他明白了。
林望不只是在用他。
还在给他机会,让他重新建立自己的班底。
“谢大人!”
这一次,李过的声音,真心实意。
“沈炼。”
林望看向一直沉默地站在角落里的锦衣卫指挥佥事。
沈炼拱了拱手。
他这一路,话很少。
他只是在看,在记。
看得越多,他心里的震惊就越深。
林望的手段,已经超出了他能理解的范畴。
那不是一个将军,更像一个……开国者。
“沈大人,你得帮我个忙。”林望笑了笑。
“林都督请讲。”
“我需要你,以锦衣卫的名义,帮我审一批人。”
林望的笑容,有些冷。
“那些从河南带来的,不肯好好干活,还想在背地里煽风点火的刺头。”
“我不杀他们。”
“你把他们,都送到矿上去。什么时候想明白了,什么时候再出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