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高明。”
林望又说道。
“而且。”
“我还要设立。”
“重奖制度。”
裕王问道。
“什么重奖制度?”
林望说道。
“凡是在技术上。”
“有突破的。”
“都给予重奖。”
“比如。”
“改进了燧发枪。”
“奖励一百两。”
“发明了新技术。”
“奖励五百两。”
裕王听了。
倒吸一口凉气。
“都督。”
“这奖励。”
“是不是太高了?”
林望摇头。
“不高。”
“技术才是。”
“第一生产力。”
“只有重奖。”
“才能激发。”
“工匠们的积极性。”
裕王想了想。
“都督说得对。”
林望又说道。
“殿下。”
“我还有个想法。”
裕王问道。
“什么想法?”
林望说道。
“我想从学堂里。”
“选拔一批。”
“优秀的学生。”
“送往内地。”
“深造。”
裕王一愣。
“送往内地?”
林望点头。
“没错。”
“让他们去。”
“京城的国子监。”
“或者各地的书院。”
“学习更多的知识。”
裕王不解。
“都督。”
“您不怕。”
“他们学成后。”
“不回来吗?”
林望笑了。
“不会的。”
“这些学生。”
“都是在哈密卫。”
“长大的。”
“他们的家人。”
“都在这里。”
“他们不会不回来。”
裕王想了想。
“都督说得对。”
林望又说道。
“而且。”
“这些学生。”
“去了内地。”
“还能帮我们。”
“打探情报。”
裕王听了。
眼睛一亮。
“都督高明。”
林望望着窗外。
“殿下。”
“哈密卫的未来。”
“就在这些年轻人身上。”
“只要我们。”
“好好培养他们。”
“将来。”
“哈密卫就会。”
“人才济济。”
裕王听了。
心中激动。
“都督。”
“我一定。”
“全力支持您。”
几天后。
哈密学堂。
新设的工艺课。
正式开课。
老工匠陈默。
站在讲台上。
面对着。
几十个学生。
“今天。”
“我要教你们的。”
“是燧发枪的原理。”
学生们听了。
都兴奋起来。
一个学生举手。
“陈师傅。”
“燧发枪。”
“为什么能。”
“打得那么远?”
陈默笑了。
“这就要说到。”
“火药的威力了。”
他在黑板上。
画了一个。
燧发枪的结构图。
“你们看。”
“燧发枪的原理。”
“其实很简单。”
“就是利用。”
“火药爆炸的力量。”
“把弹丸。”
“推出去。”
学生们听得。
津津有味。
陈默又说道。
“不过。”
“燧发枪的制造。”
“可不简单。”
“每个零件。”
“都要精确。”
“差一点。”
“都不行。”
一个学生问道。
“陈师傅。”
“我们能学会吗?”
陈默点头。
“当然能。”
“只要你们。”
“用心学。”
“将来都能。”
“成为出色的工匠。”
学生们听了。
都充满了信心。
下课后。
几个学生。
围着陈默。
问这问那。
陈默耐心地。
一一解答。
这时。
林望走了进来。
学生们看到他。
连忙行礼。
“都督。”
林望摆了摆手。
“不必多礼。”
他走到陈默面前。
“陈师傅。”
“教得怎么样?”
陈默说道。
“都督。”
“这些孩子。”
“都很聪明。”
“学得很快。”
林望满意地点头。
“很好。”
“好好教他们。”
陈默应道。
“是。”
林望又对学生们说道。
“你们要记住。”
“技术是。”
“立身之本。”
“只有学好了技术。”
“将来才能。”
“有出息。”
学生们齐声应道。
“是。”
“都督。”
林望望着。
这些年轻的面孔。
心中充满了希望。
这些孩子。
就是哈密卫的未来。
与此同时。
工坊区。
炼钢炉旁。
几个工匠。
正在试验。
新的冶炼技术。
他们在铁水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