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无菌病房加固后的窗户,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队员们吃过用压缩饼干和矿泉水简单拼凑的早餐后,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投入侦查或加固工作,而是按照林澈的通知,聚集到住院楼 3 楼的护士站 —— 这里被临时改造成了 “会议区”,中间摆着一张拼凑的长桌,桌上放着从便利店带回的笔记本和马克笔,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味,却少了往日的紧张,多了几分难得的安稳。
林澈坐在长桌的一端,看着眼前的核心成员 —— 苏清月、赵磊、周明、李默、小王,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丝疲惫,却眼神明亮,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从校园突围到现在,我们已经在末世里挣扎了 20 多天,终于有了一处安全的避难所,这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林澈的声音温和却坚定,目光扫过每个人,“但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暂时安全’,今天召集大家,就是想总结这段时间的经历,一起规划接下来的路 —— 短期要怎么巩固生存基础,长期又该朝着什么方向努力。”
话音刚落,苏清月便率先开口,她手里拿着一本医疗记录册,上面密密麻麻记着这段时间的药品消耗与需求:“从医疗角度来说,短期最急需的还是抗生素和解毒剂。虽然我们在地下药房找到了一批,但抗生素的保质期大多只剩一年,而且诡物的毒素种类越来越多,现有的解毒剂只能应对基础类型。后续侦查时,我建议重点关注社区医院、药店,甚至是兽医站,说不定能找到更多储备,也能收集不同类型的解毒配方。” 她顿了顿,翻开记录册的某一页,指着上面的笔记:“周明的手臂恢复得不错,但如果遇到带毒的诡物,没有针对性解毒剂,风险还是很大,这也是我优先考虑解毒剂的原因。”
赵磊一边听,一边摩挲着手里的消防斧 —— 斧刃经过打磨后泛着冷光,却依旧能看到之前战斗留下的细小缺口。“我同意清月的想法,物资是基础,但武器才是保命的底气。” 他将消防斧放在桌上,指着斧刃的缺口,“这把斧头虽然修复了,但对付 E 级以上的诡物还是不够用。我昨天去器械室看过,里面有几台电动工具,比如角磨机、电焊机,虽然没电,但如果能找到发电机或者蓄电池,说不定能改造出更强的武器,比如在斧头上加一层铁皮,或者制作‘火焰 axe’—— 把汽油罐绑在斧柄上,劈砍时能喷出火焰,对付怕火的诡物效果肯定好。” 他的眼里闪着兴奋的光,显然已经在心里构思好了武器的雏形。
周明一直安静地听着,这时也忍不住开口,他的手臂虽然还不能用力,但思路却很清晰:“我昨天在医院外围侦查时,发现住院楼后面有个地下停车场的入口,被几块木板挡住了。如果里面有废弃车辆,说不定能改造一下 —— 比如把面包车的车窗焊死,加装铁皮,变成移动避难所。这样后续我们去更远的地方侦查,就不用来回赶路,遇到危险也有个临时的安全屋。而且车辆的油箱里可能还有残留的汽油,正好能给赵哥说的电动工具供电,一举两得。” 他的建议让大家眼前一亮,林澈立刻在笔记本上记下 “探索地下停车场” 几个字,旁边画了个五角星,标注 “优先任务”。
李默和小王也补充了自己的想法 —— 李默建议扩大侦查范围,从 1 公里扩展到 3 公里,重点寻找幸存者的痕迹,毕竟末世里单打独斗太难;小王则提到可以收集种子,在医院的后院开辟一小块菜园,长期来看,新鲜蔬菜比压缩饼干更能保证队员的体力和免疫力。两人的建议虽然偏向长期,但也让规划变得更全面,长桌的笔记本上很快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短期与长期目标渐渐清晰。
林澈等大家都说完,才拿起笔记本,将核心建议整理出来:“现在我们把目标明确一下:短期目标 —— 第一,3 天内探索医院地下停车场,确认是否有废弃车辆、汽油,以及隐藏的物资或诡物;第二,侦查范围扩展到 3 公里,重点寻找药店、社区医院,补充抗生素和解毒剂;第三,修复器械室的电动工具,尝试改造武器,优先制作‘火焰 axe’和防护甲。长期目标 —— 持续寻找其他幸存者团队,评估是否可以联合,共同建立更大的避难所;收集可持续资源,比如种子、发电机,为长期生存做准备;关注广播、网络信号,等待官方救援的消息。”
他刚说完,脑海里的面板突然弹出新的提示 ——【长期能力规划】功能被激活,淡蓝色的光幕在林澈眼前展开,详细数据清晰可见:【当前累计诡力值 587 点,可兑换能力:1. 群体护盾(消耗 300 点诡力值,激活后为 3 名队友同时提供持续 5 分钟的能量护盾,可抵御 E 级诡物 3 次攻击);2. 毒素免疫(消耗 400 点诡力值,永久提升自身对 F-E 级诡物毒素的抵抗力,降低中毒概率 60%);3. 体能强化(消耗 250 点诡力值,提升自身耐力与爆发力,适合长时间战斗或侦查)。建议优先兑换与团队生存相关的能力,为后续探索提供保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